
天快亮了,大师兄逗号彻夜未眠,英雄帖已然收笔,创立英雄群之意油然而生。
大师兄放下了笔,拿起手机,建立了函数江湖第一个微信群:函数江湖英雄群,由此拉开了函数江湖纷争序幕。
函数江湖将以大师兄的视角开始微信群大决斗!

红色字
大师兄开始说正事,想不到群内引来一阵抱怨。

大师兄把数字函数家族大公子Sum拉入群,三师弟看见Sum的头像上有个大大的“∑”,顿觉一脸懵逼,又不想装作无知的样子,遂发图调侃。

SUM的技能被二师弟嘲笑,只是弱弱的回复了一句:作为一名专业的演员,你别笑。
那么SUM真实的技能是什么呢?别小看SUM,他背后可有一个庞大的家族。
知识点:
在数学中,∑是求和的意思,英语名称:Sigma,汉语名称:西格玛(大写∑,小写σ)。
SUM函数:(来源于百度百科)
语法:
number1(必需参数)要相加的第一个数字。该数字可以是数字,或Excel中A1之类的单元格引用或A2:A10之类的单元格范围。
number2,这是要相加的第二个数字。
说明:
—逻辑值及数字的文本表达式将被计算;
—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字会被计算。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本将被忽略;
—如果参数中有错误值或非数字文本,将会导致错误。
示例:
1.SUM(3,2)等于5;
2.SUM("3",2,TRUE)等于6,因为文本值被转换成数字,而逻辑值"TRUE"被转换成数字1。
不同于前例,如果A1包含"3",而B1包含TRUE,则:SUM(A1,B1,2)等于2,因为对非数值型值引用不能被转换成数值。
如果单元格A1:E1包含5,15,30,40和50,则:SUM(A1:C1)等于50;SUM(A1:E1,10)等于150。
3.运用SUM算余额
只要在D3输入公式=SUM(C2,A3-B3)即可算出余额,下面的D4单元格等可以从D3单元格下拉复制公式。

Excel中,经常用到求和操作,在利用SUM函数进行求和时,你会发现很多操作无法完成,因为还有很多复杂的求和操作。
但不用担心,数学函数求和家族能力极强,诸如SUMIF、SUMIFS、SUMPRODUCT、SUBTOTAL等都是数学函数求和家族中的佼佼者。
SUBTOTAL更是高深莫测,把分类汇总技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后续章节我们会依次介绍。

这时,Sum突然把家族成员拉进群,SUBTOTAL发出上图后,二师弟竟然嘲笑道:“图上的兄弟,听你放屁的口音不像本地人啊”。

那么SUBTOTAL会如何应对呢?且听下回分解。
原创声明:
未完待续!每日上午8:00准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