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
结构:
接下来通过举例,方便大家理解该函数:
一、单条件求和
目的:
H3=SUMIF(D:D,G3,E:E)
说明:

二、单条件【叠加】求和
目的:
H3=SUM(SUMIF(D:D,{"AA","CC"},E:E))
说明:

三、忽略错误值求和
某个单元格区域中若含有错误值(#N/A、#VALUE!等),是不能用普通的公式来计算的,比如说SUM函数要与IFERROR函数结合使用,而SUMIF函数则用下面的公式:
E9=SUMIF(E2:E8,"<9e307")
说明:

四、单条件累计求和
F2=SUMIF(C$3:C3,C3,D$3:D3)-SUMIF(C$3:C3,C3,E$3:E3)
说明:

五、单条件多区域求和
当条件区域跟求和区域由一列变成多列,那又该如何对【AA】产品的数量进行求和汇总呢?
I2=SUMIF(B2:E5,H2,C2:F5)
说明:

六、计算除【销售部】以外的总工资
G3=SUMIF(C:C,"<>"&F3,D:D)
说明:

七、隔列求和
知道每天的入库数量,如何对本月各产品的入库数量进行求和汇总?
B4=SUMIF($D$3:$K$3,$B$3,D4:K4)
说明:

八、求某日期区间总销量
求2022/4/2至2022/4/5的数量合计?
F2=SUM(SUMIF(A:A,{">=2022/4/2",">2022/4/5"},C:C)*{1,-1})
说明:

九、模糊条件求和
统计出“李”姓人员共捐款多少元?
D2=SUMIF(A:A,"李*",B:B)
说明:

十、查找数据
知道【姓名】如何查找【底薪】?
G2=SUMIF(B:B,F2,D:D)
说明:

十一、多表格汇总数据
如何对1月、2月、3月各产品的数量进行求和汇总?
B2=SUM(SUMIF(INDIRECT(ROW($1:$3)&"月"&"!A:A"),A2,INDIRECT(ROW($1:$3)&"月"&"!B:B")))
说明:

十二、求大于0的销售额
G2=SUMIF(E:E,">0")
说明:

十三、返回D列为空的工资总额
在D列有签名的,说明已领取工资,空白单元格代表未领取,那么要如何快速统计出未发放的工资金额呢?
F3=SUMIF(D3:D9,"",C3:C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