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成效果图

二、制作可视化看板的思路
确定可视化看板的内容和排版布局。
确定需要展示的内容(图表的标题和展示字段或者形式)
确定看板的排版和布局(颜色、每个模块的大小等)
数据加工
第一次处理:整理《原始数据》,增加多个字段并创建表,形成《生产质量数据表》。
第二次处理:根据展示内容在《生产质量数据表》中插入《数据透视表》,并选择适当的切片器。
第三次处理:基于《生产质量数据表》和《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的统计汇总,完成《统计表》。
数据呈现
将《统计表》中汇总的表格信息以表格或者图形的形式呈现到可视化看板中。
三、制作可视化看板
1. 可视化界面的排版布局
1.1 确定可视化界面的内容
目标:制作生产质量可视化看板。
原始指标:《原始数据》表中字段为项目名、生产车间、负责人、生产数量、不合格数量、生产日期。
展示内容:
1、静态【年表】各项目这一年的生产情况——每个项目的生产数量、不合格数量、合格率,并排名。
2、静态【季度表】各季度的生产情况——每个季度的生产数量、不合格数量和合格率。
3、动态【月表】每个月的生产情况
车间——每个车间的生产数量及排名。
负责人——每个负责人的负责的生产线出现的不合格数量及占比。
每日——每天进行生产的生产线的合格率及占比。
根据内容增加指标:合格率、月、日、季度。
确定数据透视表的展示项:日、月、负责人、项目、生产车间。
确定数据透视表的求和项:生产数量、不合格数量。
确定每个统计表的标题和字段:
1、年表:
标题:全年信息汇总(按项目合格率排名);
字段:项目名、生产数量、不合格数量、合格率、排名;
2、季度表:
标题:X季度;
字段:生产数量、不合格数量、合格率;
3、月表:
标题:X月 生产车间不合格数量排名;
字段:排名、生产车间、不合格数量。
标题:X月 负责人不合格数量占比;
字段:负责人、生产数量。
标题:X月 每日合格率统计;
字段:日、生产数量、不合格数量、合格率、辅助列。
1.2 可视化界面排版的思路
关键:分析逻辑清晰,明确要展示的内容,有主次之分。
排班布局要合适,将重点集中在看板中关键区域。
利用有限的页面展示更多内容,所以布局要均匀,比如说页面左右对称等。
图表颜色舒适。可以在大作或者小红薯上面找些图片模板做参考。
展示的图表不要过于复杂,尽量选择常见的柱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等。因为越简单的图表越容易解读。
1.3 按照内容设计可视化界面的排版
1.3.1 设置看板底色
选中表格区域填充。这里填充为蓝色(#203764)。
1.3.2 可视化界面的布局
将要展示的信息按区域划分。方便后面数据的输出展示。对应区域用深蓝色(#021A3C)填充。调整格式并输入文字,最终页面如下:

2. 原始数据的处理
打开《原始数据》工作表(该工作表相当于数据库,用来存放原始数据),拿到原始数据后,为给数据看板提供展示的数据,需要对数据做一些处理,在这里我们利用公式计算出生产的合格率、月、日、季度。
在表格中输入列名:合格率、月、日、季度后利用公式计算出数值,再利用快捷键“CTRL+T”创建表,将表名重命名为《生产质量数据》。

计算公式如下:
1、合格率计算公式:=TEXT(((C2-D2)/C2)*100,"0.00")&"%"2、月份计算公式:=MONTH(F2)3、日计算公式:=DAY(F2)4、季度计算公式:=CHOOSE([@月],1,1,1,2,2,2,3,3,3,4,4,4)
有了上面的数据,接着我们使用数据透视表对数据进一步处理。
3. 创建数据透视表
很多统计都可以基于数据透视表完成,所以在对原始数据处理之后,使用数据透视表完成可视化看板的动态部分。
选择《生产质量数据》表,插入数据透视表。
弹出的对话框点击确定,并将新的表格命名为《数据透视表》。
在数据字段列表区域按下图拖动字段到对应位置。

添加切片器:将月份字段添加为切片器(这样便可通过选择月份任意显示对应月份的数据)。

切片器样式的设计参考Excel切片器怎么修改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