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段落-----
第一部分访谈职场新人篇
1.把不同的问题分类,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2.你离现场越近,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大。
读研期间不断参加这样的会议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应该说我是通过开会才真正了解了什么是工业生产。
再聊聊1999年8月3日一次技术部门全体会议记录。这次会议是老总主持,谈的是部门整体的问题。
老总指出技术部两大问题:第一是技术部要面向市场,而不是面向自己的小打小闹搞现有产品完善;第二是技术部必须主动和生产部、销售部随时沟通协调,不能闭门造车。
老总要我们想一想科研机构,国企、民营,谁效益好?为什么?
老总谈到一个企业必须有吃饭的产品(也就是现在的产品),但必须要想到可预见的未来靠什么新产品实现近期目标,实现长远目标靠什么战略产品?
老总又谈到企业可以分为工人、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最好都是老中轻搭配,这样才能把经验、知识和干劲结合在一起。
最后老总把现有的产品线分了个类,指出未来取得突破的产品是什么,现在要立即改进的产品是什么。
老总让我们注意:
1.产品计划太多,线拉得太长,要注意近期和长期目标平衡;(嗯,所以现在的我,默默关闭了一切非核心课程的合作建议)
2.计划和市场需要必须合拍,做早了做迟了都吃亏;
3.产品线有轻重缓急,任务要分阶段完成;
4.要充分注意竞争对手的价格、服务和技术水平;
5.集中精力解决每一个产品问题;
6.一定要做好新产品市场分析,考虑投入和回报周期,产品投入和销售比必须大于等于1:2.5,这是我们产品特点决定的。
最后老总提出我们虽然是国企,但也一直争取改制,实行股权奖励,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市场问题,是方法问题,各部门必须联合作战,解决协调性差的问题,特别是要砍掉没前途的项目。
这样的一场会,对当时才23岁的我而言,信息量太大,我基本上只能记录,不能消化。
有一点我当时倒是明白了——如果一个人思维太单一,就不会有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成为一个擅长解决单点技术问题的人。
要系统解决问题,你要有全局眼光,你要主动去和团队沟通,你要做好时间的统筹,你要得到领导还有其他部门的支持,才有可能成功。
现在再回味这个会议,再看老总对产品的分类,不是简单的产品线取舍,是技术部门一部分人喊话的问题,淘汰某些产品,就是淘汰某些人的饭碗!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啊!
不过现在回头看我今天做事的风格,倒应了一句话——你刚刚进职场接触到怎样的人,他们是怎样的工作习惯,会深深影响你一辈子,只是当时的你不知不觉。
还有一点,很多职场新人根本没有做记录的习惯,假如你不曾把你听到看到的东西快速记录下来,你又怎么可能学会更高级的快速结构化整理你的思路的能力呢?
在围棋里面,做记录叫复盘,而复盘是让一个人成为高手的有效方法。
萧秋水:
有记录才能复盘,这点我非常同意,我知道很多新人不太会做会议记录,我建议他们都应该看看你们开发的网易云课堂《和秋叶一起学职场技能》课程里面的如何做会议记录这一节,里面分享的结构化记录的方法我看了,觉得非常好。
秋叶:
除了“如何做会议记录”这一节,我觉得“职场礼仪”这一节也可以看看,会议过程中端茶倒水也是职场新人可以主动帮忙的,还有“简单有效的职场笔记”这一节课程也可以看看,这里面更详细分享了会议笔记,也包括用于结构化会议记录上。
萧秋水:
你们真是做了很多好教程,我建议职场新人学习的时候用自己的头脑重新组织一下,第一学会用时间轴观点来理解和消化一场会议,会前要做哪些准备?会中要做哪些记录?会后要做哪些通报?
另外一点就是学会在短时间内抓重点做记录,如果抓不住的话,就像《和秋叶一起学职场技能》里讲的,对于不涉密的会议,带录音笔先录下来,事后再整理,然后和正式发布的会议记录做一个对比,看看差距在哪里,这也是一个训练自己抓重点的方法。
互动:在萧秋水微信回复“会议记录”,给你看个萧秋水做会议记录的糗事,也许对你也有启发,也欢迎你谈谈自己的会议心得。
9.日常工作总结就是没用的流水账?
导读:
首先你得有记工作流水账的习惯,然后再学会有目标性地写工作总结。
萧秋水:
秋叶,咱们俩都有做总结的习惯,不过我记得看过你微博上说的,你参加工作前后有较大的不同是吧?
秋叶:
对,我一直有记日记或笔记的习惯,从大学时代就开始了,一直坚持到今天。
这些笔记大部分内容回头看都意义不大,只是当时的流水账,比如这样:
这是我在1999年做的工作日记。
当时我在广东读研,我读研究生的模式是直接在企业培养——也就是按企业员工待遇发工资,上下班,也包括加班加点做项目。我做的项目全部是企业要真正拿去买的商品,这让当时的我压力山大。
正是这种厂学研一体化的真刀真枪的“学习+实践”模式,逼着我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到大量知识,我混了4年大学,在读研时被迫发奋。所以你们看到我的工作日志里面,记录了大量阅读安排,每周至少要啃两本专业书,而在本科,这些书原来至少是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转眼15年过去了,看看自己现在做的工作日记,发现自己这15年进步还是蛮大的。
现在我做的笔记已经不是流水账了,而是高度结构化思考的图解,基本上还能一次成型无涂改,除了文字记录,还能用到表格、框图、流程图、手绘等多种表达手段,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只会记流水账的学生族了。
萧秋水:
一对比就发现进步啊,坦白来说,你以前的笔记我反正是看不了,但是现在的就很科学了……
我也说说我在工作总结方面的心得吧,主要谈一下自由职业时期。很多人以为,工作总结只在全职时期才做,事实上,自由职业也需要高度自律。我是每个月写一份月总结,每年要汇总写年总结,这样几年下来一对比,就能够清晰地看出自己的成长曲线。
我的月总结主要分为几个维度:
著书写作
读书观影
月度好书
美食、游历和锻炼
活动
互联网和学习成长
我每个月就按这几个维度进行总结,而且会有一个数字小结,让自己习惯于用数字说话。
另外,我会把所有的月度总结放在Scrivener里面,这样容易形成纵向对比。
每个月的总结、年总结,我都会发布在微博、博客中,这也是让读者来监督我,让我不敢松懈。
我平常也会注意做好记录,我有一个专门用于总结的Excel表格,游历一个地方就写下地名,平常的日程都记录在QQ邮箱的日历中,读过的书都在豆瓣标注,月末的时候查看、汇总,所以并不会有多少工作量。
我从2009年就用这个办法,这么几年持续下来,觉得对自己帮助很大。
秋叶:
你这个办法也不错!我自己是每周为单位做工作规划和记录。
如果职场新人一开始就学会在工作记录时有意识进行工作分类统计,那么到了最后写总结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
比如,一个职场新人可以把自己每周的工作分为个人学习、本职工作、临时工作、人脉扩展四大类,按周进行记录,而且我建议记录不同工作大概花费的时间。
到了月底,第一,你很方便看到在不同工作上你的时间分配,从而了解你的工作精力分配是否合理;第二,你可以很方便看到你完成一项工作大概需要花费的时间,这样以后你评估自己的工作能力会越来越合理;第三,你可以避免因为忙而忽视一些必须投入时间的事项,如学习。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些一天天工作事项如果你不记录,到了月底你很可能早就忘了你做了哪些事情!
比如,我在写年终总结时,只需要把自己做的记录清单拉出来,仅仅是陈列工作量都会让领导认为你做了很多工作。
另外,我还要提醒职场新人,如果你只是一项项记录你的工作内容,而没有有效地分类的话,这种流水账总结的确缺乏质量。我们应该按照自己工作的重要度进行合理归类,坚持记录,定期统计,这是对自己职业成长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
总结是一种好习惯,不管是秋叶大叔这样的全职工作者还是像秋水老师这样的自由职业者,都应该养成。
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都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互动:在萧秋水微信里回复“总结”可以获得总结的模板哦,也欢迎你分享自己关于总结的心得体会。
10.怎么和同事友好地相处?
导读:
办公室里的人际,可能没那么复杂,也可能比你想象中复杂,重要的是区分好情况,尽量友好相处。
秋叶:
秋水,你一向注重人际关系,对办公室政治你怎么看?
萧秋水:
办公室政治这是难以避免的吧,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不过我觉得也没那么可怕,不要宫斗剧看多了就以为生活里也充满了阴谋。和同事之间,还是少点争斗,多点友好更好一些。
有没有在职场遇到过小人,受过什么打击呢?
肯定有。毕竟同在一个单位,难免有利益上的纷争,我觉得我没有挡别人的路,但是职位是有限的,你占了某个位置,别人就上不来,这肯定也会有人嫉恨。
这样的事情坦然视之就好了,还是要好好做工作,对于别人的嫉恨,也别在意,多包容点就好了。
我遇到过的比较大的打击,是以前在银行的时候。我有位同事借了我们关系企业的钱,还不了,只好出逃,在失踪前对行里的人说曾经交过一笔现金给我。这个真是莫须有的罪名,行里也来盘问我,但是我真的没有拿钱,而且同事也逃走了,没有对证,所以我也就被“无罪释放”。
这个事情的确让我明白人心险恶。不过,也并不会因为这个就失去了对人性的信心,一个人不能代表整个世界。
秋叶:
对,这个心态比较好!
其实类似的事情我也遇到过。第一份工作做IT项目,我是部门进来的第二位研究生,而且是老总亲自面试通过的,部门领导是第一位研究生,对我很戒备,整整三个月没有安排我出去做项目,让我去配合另外一个部门做软件测试。
我当时其实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开开心心做测试,结果就是我的软件基础技能远远超过别人,毕竟是搞过测试的,这对我后面做项目实施好处很大,坏事变成了好事。
一个人的心态往往决定了事情的走向,如果你一开始就觉得领导给你穿小鞋,说不定就会在工作中闹情绪,白白错过一次借助测试工作系统提高的机会。
其实我后来明白这件事时也做了反省,遇到类似的纠纷最好的态度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到处找人安慰自己的情绪。
我做培训师的时候,遇到过同行攻击,说我普通话不好,台风不好,PPT设计水平不好。对这些同行攻击,我其实内心还是很生气的,但我也能理解,客观上大家有竞争,骂人家人品不好也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我的选择是既然无法弥补普通话不好的缺点,那我就不断进行课程升级,不断写书系统总结,不断完善教学系统性,结果是现在我带的徒弟用我的课程体系讲课,口碑都很好,而且结合内训研发的《和秋叶一起学PPT》在线课程更是帮助几万人提高PPT水平,这个时候,我反而觉得根本没有时间去计较那些人的攻击。
如果你总是对同事斤斤计较,我觉得也说明你的实力还不够强大。一旦你实力强大到超出同事一大截,你反而会更多合作心态,而不是竞争心态,因为人嫉妒的对象往往是潜意识里认为对自己最有现实威胁的人吧。
所以积极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是解决很多矛盾的途径之一。
萧秋水:
我觉得在一家公司里,除了做事的能力以外,做人也很重要,当然做事第一,做人第二。不能为了做好人,工作上也故意不突出——在某些国企这倒可能是重要的,不过世界这么大,就别参照某些国企那套了,到了外面的世界吃不开。
和同事友好相处,首先表现在工作的配合上。一个团队,大家要协同工作,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不要拖拉,否则就有可能影响别人的进度。如果事情卡在别的同事手上,影响了自己的进度,也需要适度的跟催技巧,不要哑忍,自己背黑锅。
秋叶:
不过这个跟催技巧,就是很多人的难题啊!说到这里,我来举个小例子吧。比如你要是私下催同事,同事可能口头上答应了,但还是不做,你可以瞅准领导在的时机,装做无意地说一句:“××,那个材料能在几号前给我吗?”当着领导的面,同事就不好推诿了,这样可以既保全了面子,又适时地跟催。
萧秋水:
对!这就是技巧!自己做出成绩以后,获得了表扬或奖金,也别自己“独乐乐”,正好找个理由请同事们吃个饭,大家一起乐呵,这样,同事们也会减少些嫉妒的心理。平常的时候,如果业余时间许可,就多和同事一起聚聚,尤其是吃午饭的时候,也是交流的好时机。
秋叶:
哎,秋水,我还有个体会,如果大家一起做项目,共同出差什么的,那感情就会更加牢固!
萧秋水:
可不是吗?我离开前公司以后,和一些前同事们还是好朋友,就是因为我们经常都是在项目合作中共同出生入死,这种友谊可真不是平常上班共事可比。所以说,如果想要搞好同事关系,就争取一起多做项目,在合作中容易培养默契,大家一起对外战斗过,也就会减少内部斗争。
不过秋叶我提醒你,不要轻易和女同事单独出差喔。
秋叶:
呃,这个道理我懂。
不过有一点,现在的年轻人都讲究个性,他们可能会觉得人际关系不太重要,而更重视自己的个性发展,得罪人就得罪人,他们觉得无所谓,对这,你怎么看?
萧秋水:
这个事情得辩证来看吧。一家公司的技术岗位,人际关系的确不太重要,大家各有各的任务,按期交工就是了。做技术的人的确比较有个性,有些也不太合群,非得让他们参加公司活动,和很多人关系融洽,这个也不现实。
不过尽量还是不要做到得罪人这个层次,同事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在,就是团队和单位的业绩,为了朝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其实团结友爱,或者说团队精神还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需要公司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多下下功夫,给大家多制造机会。像我们刚才提到的项目合作,其实拓展训练也是合作机会,把大家拉到户外去,分成几个小队,协同完成一些任务,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增进同事间的友好感情。
秋叶:
那你说的都是一些后来的事情,对于刚入职的新人有没有建议?
萧秋水:
新人入职的时候,可以用别致的方式和大家打一下招呼。我记得看到过一个例子,一个新人妹子报到后,上班第二天的早晨特意很早赶到,给每位同事桌上放了一份巧克力,一个小卡片,上面有自己的名字,用这种方式向大家问好。同事们觉得,哇,这妹子太懂事了,当然出力照顾她。我觉得这招就很管用!
不过咱们也不能只说光明面,如果遇到不好的同事,有些时候就先哑忍。我也曾经遇到过别人把我的工作成果据为己有,我也没说什么,就忍下来了。因为只要我的能力不断提升,不断产出工作成果,就不害怕别人对我的成果进行侵占,专注于自己的发展,强过和人争斗。而且一个人也不见得一辈子待在一家公司,如果觉得和有些同事真心不能相处,可以申请调职,谋求更好的发展。
秋叶:
我觉得和同事交往首先要相信大部分同事和你只有工作上的矛盾,性格上的不匹配,但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那种“宫斗戏 ”看多了中毒可不好。
我们应该先待人以诚,遇到矛盾先问问自己如何做可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不是非要和同事争个明白。
你们将来就明白了,职场的绝大部分同事,不过是你人生旅途中陪过你的一个路人,既然如此,要么好好珍惜当下,要么不值得为里面的极品怄气。
互动:在萧秋水微信里回复“心机婊”,给你看一个关于职场小争斗的故事。你也可以留言说说“你的极品同事”的故事。
11.该不该主动给领导汇报工作?
导读:
给领导汇报工作是你职场的本分,是必须要做的。但工作汇报的时机选择,内容设计是你职场能力的体现。
萧秋水:
秋叶,你现在应该羡慕我吧,我做了自由职业者,终于可以不用给领导汇报工作了。
秋叶:
秋水,你这样说会误导年轻人的,给领导汇报工作是职场人的本分。
职场人的工作是在领导的主持下进行的,你的工作进展、结果、遇到的问题,领导必须了解,你的工作也是领导分管的工作内容。
而且职场老人都知道,只有领导知道你工作的进展情况,才能给你进一步的任务计划,才能帮助你解决困难,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主动汇报工作,这也是对领导的尊重,你不主动汇报,等到领导主动问你的时候,领导已经有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