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学习库

excel表格_excel函数公式大全_execl从入门到精通

你的努力是次要的,成功靠的是思考力,洞察本质和直抵规律的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关键在于思考力 你的身边一定不缺这样的人: 他们习惯于人云亦云;他们遇到问题了,总是先求助于周围人和网络,如果得到的几个建议有冲突时,就更迷茫了;他们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总是被时代牵着走,拖不动了,也就被淘汰了;他们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好像生活就剩下工作了。 当然,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人: 他们看问题,总是见解独到;他们时刻装着目标,说话有条有理,做事有条不紊;面对复杂高强度的工作,他们仍能应对自如;他们总能在生活和工作间,游刃有余,工作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他们拥有追赶时代,甚至是引领时代的能力;第一种人叫“普通人”,占了80%,第二种叫做“聪明人”或者“优秀的人”,占了20%。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揭示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我们,都想超越80%的人,成为“优秀的人”,然后,再超越80%的“优秀的人”,成为“卓越的人”,直到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这就是成功。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二八定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抓住那20%的关键因素,就能给我们带来80%的价值: ①洞察分析,深入思考,找出20%关键因素;②锁定20%的因素,搞清楚它背后的本质和规律;③投入80%的精力去做好他们。所以,成功,并非无捷径可走。 要想找到最容易成功的路径,靠的不是盲目的努力,而是洞察本质和直抵规律的能力。思考力,就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因素。 思考力,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和直抵规律的能力 我们先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来看下思考力的提升过程。 一个小学算术问题“7×8=?”,不同阶段的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是不一样的。 ①对于学前阶段的小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他们对乘法没概念,所以,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他们一片茫然;②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问题,不过,他们可以理解这个问题本身,于是乎,他们可以通过累加8次7,也就是数数,来计算出结果;③再大一点后,背了乘法口诀,这个就不再是问题了,因为7×8=56,朗朗上口,想都不用想,脱口而出。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①看不懂数字和运算符号,那,问题本身你也看不懂;②看懂了数字和运算符号,但不会乘法口诀,那就用笨方法,一个个去数数;③当你会了乘法口诀表,那你瞬间就能冒出这个答案。所以,思考力的提升,需要的三个要素: ①背景知识:你要理解问题本身,这需要你有问题相关的知识储备,比如,数字的概念、四则运算的概念;②思维方法:洞察本质的方法、工具、手段,比如,数数和乘法运算表都是思维方法;③训练有素:有了知识和方法,还要经过刻意的练习,反复的练习,直到形成条件反射,形成思维定势。再比如,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外语,也是如此: ①背景知识:需要掌握几千上万的词汇量,这是外语的基础;②思维方法:语法结构和语境,不同场景下,如何去组织这些词汇,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去表达你的想法;③训练有素:反复的场景式练习,你的外语才能脱口而出。到此,你知道为何你学了那么多年的外语,还是说不出口的原因了吧?或者说起来磕磕巴巴,毫无效率的原因了吧? 职场中更是如此,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效果。 比如,麦肯锡金字塔原理中,很常用的例子,向领导汇报的方式,普通人的套路是这样子的: “王总来电话说他不能参加下午3点的会议了;李总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明天开也可以,但明天10:30以前不行;刘总的秘书说,刘总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外地赶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订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上午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这就是学校教育养成的套路,因果顺序,因为……所以……。这对领导来说,是一个考验,他要听完整段话,才能分析出重点。可是,很多人,都是听了后面忘了前面,记不住的。 那,换一种方式,金字塔结构模型,它强调用“结论先行”的方式来表达,先说结论,再说论据,如下: “今天的会议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因为这样对王总和李总都更方便;刘总也能参加;并且本周只有这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订。” 这样的表达效果更为高效,因为领导更容易抓住重点,先说结论,给领导设定一个“锚”(结论),然后,说论据,领导就能很轻松地将后续的各项论据关联到结论上,这就是“锚定效应”。这样,领导很容易就能抓住重点,一遍就过,就能做出决策。这样的场景,在职场中,还有很多很多。 思考术=背景知识+思维方法+训练有素 在我们的大脑中,思考问题时,可以分成两个步骤: ①先在脑袋中,查找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②然后,根据思维习惯,梳理和重组这些知识点;也就是这两个看似简单的步骤,创造出了无限种的可能性。 有人知识渊博,有人善用思维模型,有人喜欢异想天开,有人好创新,有人守旧,有人高效,有人总能剑走偏锋,这,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思想,也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因此,要提升思考力,就可以从思考的3个要素入手,也就是这个公式,思维术=背景知识+思维方式+训练有素 ①拓展背景知识:大脑存储的知识越多、越广、越全面,碰到问题时,能关联到的知识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就更透彻、更全面。就像搭积木一样,基础模块越多,积木呈现方式就更多样化,搭起来也更容易;学习,是拓展知识的最佳途径,行业知识、技术知识、业务知识、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只要你感兴趣,有需要,就去学。②思维方式:有了基础知识,在实际运用时,你需要对知识进行重构。一种方法,是随意组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但,这不是人人能做到的,因为大部分只是在异想天开;两外一种,就是借用成熟的思维模型(比如,前面说的,乘法口诀、金字塔结构、语法结构等),把关联到的知识点套用进去,快速梳理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套路。③训练有素最后,要形成有效的思考力,那就要对模型进行反复练习,反复、反复、再反复,直到形成条件反射,养成思维习惯。就像学外语一样,有了词汇量,懂了语境语法结构,那就剩下练习了,直到能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再比如,做策略选择,你的脑海中就能浮现出SWOT分析法;沟通表达时,就能套用上SCQA框架;自我介绍时,就用MTV模型……小结 查理·芒格说: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能看得更高、更远!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想要甩开普通人,赶超优秀的人,进入顶级优秀的圈子,那就从改变思维,提升思考力开始!好了,这节到此结束。 希望,这节的内容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一些收获; 更希望,你能把这节的收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 点击下方专栏卡片,即可订阅《100个思维框架模型》; 我们一起,抱团成长,共同进步,我是Excel大全,我们下期再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