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学习库

excel表格_excel函数公式大全_execl从入门到精通

网格交易(03):网格策略实践基础版

网格交易专栏:

0、概述

前面简单介绍了网格交易的由来和潜在的一些问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网格交易应用起来,借助交易软件,然后通过几个步骤来初步建立一套可行的网格策略,并在不断的观察、学习、交易、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和优化策略,最终建立一套可以大概率赚钱的网格交易体系。


回到前面提到的网格交易的核心所在:

  • 1、市场观:市场不可预测,股价的涨跌走势是不可预测的。

  • 2、方法论:通过仓位管理 + 交易策略来应对不可预测的市场:股价上涨就不断卖出套现,股价下跌就不断买进补仓,简单说就是低买高卖,并始终维持一定的仓位比例。


这也是我们做策略的核心所在:通过仓位管理+低买高卖来应对市场涨跌震荡


众所周知,中短期甚至长期而言,市场整体无非就是三种走势:上涨、震荡、下跌。而数据表明,国内市场整体上大部分时间(80%左右)是处于震荡之中,如何在震荡市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可观的收益,是每一个投资人都需要面对和认真考虑的。震荡市的煎熬和心态上的折磨,经历了才知道,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震荡市都是熬不过去的一个坎。


而网格策略可以说是一种比较适合在震荡市中获取一定收益、可行性高的优质策略。当然,我们需要认识到网格交易的价值所在,但不能夸大,甚至神话网格交易,也要了解其问题所在,但不能片面贬低,甚至全盘否定。这样才能争取有条件做到策略优质,并且最终得到有可观的收益(或者不亏钱、少亏钱)。


这其实涉及到了一个问题:网格交易适合什么样的市场,或者说品种?当然是前面提到的震荡市,长期在区间内震荡为佳牛短熊长,牛市不常有而震荡常有,数据统计,70%~80%的时间市场整体走势都是处于震荡之中。通常来说,处于震荡市时,股价会在网格中来回蹦跶,在震荡的行情里面上上下下反复碰撞格子线而不断触发交易、不停高抛低吸、低买高卖去赚取差价,来获取超额收益;而且波动越大,收益可能会越高。


对网格交易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后,根据笔者当前自己的认知,提出了网格策略实践基础版,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简单运行属于自己的网格:

  • 1、选择网格交易品种

  • 2、网格交易压力测试(最坏打算,风险和心态)

  • 3、确认网格交易策略

  • 4、降低预期、适当调整


1、选择网格交易品种

我们做交易,做网格策略,最终还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标的品种上,因此我们首要做的就是寻找合适的品种,寻找适合进行网格交易的品种。这里我列举了一些初步的筛选条件:

①、有足够的安全性

  • 不会退市、可以永续存在

  • 规模合适、成交量大、流动性好

  • 尽量避免黑天鹅(除非是系统性风险,只要还在市场中,就需要面对)


可以说这是最基本的筛选原则,因为只有这样,选择的品种才有做策略的可能性,才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差价交易,拉低成本,赚取利润。不然很可能会归零,或者趋向于0,没有了拉回来的可能性。


基于此,很多个股是不适合进行网格策略的,也不建议。潮来潮去,谁在裸泳。起起落落,落落落落,很容易就一去不复返。有很多个股,上市即巅峰,甚至连基本面都凉透了。


比较适合的其实是一些大盘指数ETF,或者一些行业、指数ETF等。


②、有足够的波动性

有足够的波动震荡,日内波动率大、或者日线波动性高,振幅大,才能够为网格交易提供足够的交易空间,网格策略才能够不断地买入卖出,赚取差价。


那种上上下下、起起落落、没完没了不断来回折腾,像上证3000一样,多少年后回头一看,依旧3000,有时候可能还要每年来几次3000点保卫战,这样的品种,就很适合来做网格交易了。


③、每笔交易占用资金合适

这个根据资金量评估,当作是建议条件。如果选择ETF的话,小资金量也能够将网格跑起来。


④、交易成本尽可能低

这个根据实际安排,当作是建议条件。总的来说,交易成本越低,每次网格卖出留存的利润就越高,更适合小资金量、中高频交易的网格策略,包括ETF、可转债等。


⑤、适当分散

这也是一个可选项,但还是列出来作为建议条件。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选择品种的时候,尽量避免同质化(走势相近),最好能够形成对冲,一部分涨,另一部分跌,此起彼伏,例如多个行业或指数ETF;像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这些就是天然岔开的。


网格策略比较适合长期震荡的品种,而对于长期来看可以缓慢上涨的,例如那些比较优质的核心资产(好东西受人追捧,也迟早会价值回归),也是可以做的,只是效果会差些,需要结合其他交易策略来做(包括像长期持有+小仓位网格等),网格策略并非一网无余,无所不能,网格策略也是需要通过不断交易实践学习总结完善优化的,没有万能的应对之策,唯有不断地适应。


2、网格交易压力测试(最坏打算:风险和心态)

先活着,再考虑如何活得滋润;先保本,再考虑如何稳定盈利。只有存活得越久,才更可能赚钱。一年三倍者常有,而三年一倍者鲜有。


做投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来娱乐消遣的人民币玩家大佬随意)。但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其实不是可以赚钱、赚到多少钱,而应该考虑,也是最重要的,在一些突发事件来临时,在某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市场很悲观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多大的浮亏,甚至是永久损失,我们是否可以忍受得住。当预期的最坏情况发生,甚至是更坏的情况发生时,账户浮亏到达一定程度、甚至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想后,我们会怎样想、会怎么操作,这些都是赤裸裸的现实问题,只要还在这个市场,就是迟早会面对的。


如果你持仓拿着亏到了不舒服,心里不是个滋味,睡不着觉,平时爱吃的饭菜也不觉得香了的地步,那肯定是压力非常大,影响到生活和心态了,这是万万不可的,反而有些本末倒置了,此时需要的是进行策略调整、减仓等(不要加杠杆、也不要借钱、不要帮人理钱),或者是删软件,眼不见心不烦,没看到就没亏,甚至是割以永治,好让自己过得舒适些,而不是整天提心吊胆、胆战心惊的。


除非是那些极少数人,对市场、对行业、企业、政策、周期等方面有着自己的深刻的认知和信仰,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可以不断调整优化以便适应市场变化的)投资体系,再加上稳定(甚至无限)的现金流,以及中长期不用的闲钱资金,这样才能做到相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较为淡定地应对,并且知道可能是市场底部,或者说是市场错了,迟早会纠正,也付得起相应的时间成本,去应对难以揣摩预测的中短期市场,只要挺过去了,最终将可能获得比市场平均收益更为可观的收益。


说这些,其实同样的,网格策略也是需要进行压力测试,居安思危,在市场乐观时保持谨慎,在市场恐慌时保持平和,做最坏的打算,不管是风险还是心态,不说防范于未然(极端情况防不胜防,去分散、降低),起码可以做到在预期范围内的最坏情况发生时,我们依然可以相对淡定地对待,并相对坚定地执行已定好的交易计划(持有也是一种计划),而不是看着浮亏心烦意乱、大失方寸,甚至是胡乱操作,将浮亏变成了实亏、永久损失。


如何做压力测试呢?


简单来说就是对选择的交易品种模拟最大跌幅。例如大家常说的腰斩,我们看成是在当前价格腰斩,也就是说下跌50%。就拿沪深300来说,当前点数3804(20220930收盘点数),假设再跌个30%,按照近10年估值百分位来看,也许是很接近最坏情况了,然后按照这个去评估自己能否承担得起。如果资金充裕、也比较激进,那么可以适当放松,例如25%、甚至20%去评估。而保守的投资者,可以再进行预留,例如35%、40%,充分的预估准备,有利于市场极度悲观时,我们可能还有子弹、以及平和的心态,还能更加从容地应对。


压力测试真的很重要


对于一个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开启网格交易,在买入后,网格交易标的就接连不断的下跌,甚至长期阴跌,对于一个毫无准备又满怀希望的投资者来说,美好的预期变成了骨感的现实,这会很容易让投资者丧失对网格交易的信心。


心态的磨炼,品种的选择,策略的优化,适当的分散,对市场的敬畏,卸掉杠杠,不借钱,不帮亲人朋友炒股,做最坏的打算,这样才可以活得更久。


对于如何模拟最大跌幅,一种比较直观、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参考标的品种的PE估值历史百分位(很多指数跟踪有相应的估值百分位),按照近10年估值全区间百分位去进行预估,保守的可以再预留10%,至于指数的估值百分位怎么看,像同花顺等软件的F10类似功能可以借助参考。打个比方,假设沪深300此时PE为12左右,到极限8的话,跌幅大概35%,压测极限跌幅可以看成是35%,乐观的可以按照30%、25%等进行评估,保守的可以选择预留,按照40%去预估。


另一种更简单粗暴的方式,按照点数去评估(技术派的画线、支撑位和压力位),例如:上证指数长期在2400~3000~3600之间震荡(3000点保卫战),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比较直观的预估方式。


3、确认网格交易策略

选择了标的品种,并且已经进行压测之后,接下来我们通过一系列设定,将网格搭起来,进行格局:

①、设定交易价格:基准价格

②、设定交易区间:基准区间

③、设定交易网格:网格大小

④、执行交易网格


下面对这几个步骤进行一一说明。


3.1、设定交易价格:基准价格

这里的交易价格说的是买入时机对应的基准价格。网格交易的开始时机和基准价格,感觉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最简单的就是按照标的品种的「现价」来定。香农祖师爷的无限网格策略,理论上可以从任意价格买入开启网格。


实际上,我们一般做的网格是有限区间网格,从网格交易适用的市场和品种来看,我们比较担心的是一买入就在区间顶部,这样会导致跌幅可能会远超压测预期。所以需要选择一些合适的买入时机,或者买入区间。


比较理想的买入价格区间应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以估值为锚,在价格偏低于价值的时候,例如近10年PE估值的30百分位左右,当前的沪深300就是个例子,适当放宽的话,35%也是可以的。


虽然在低估值或者相对底部的区域买入,并不能保证很快就上涨盈利,但也起码会提高安全性,风险相对小一点。不过还是需要注意:很有可能阴跌(想起了中概),也可能织布机,都会有一定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


另外一种基准价格设定方式就是按照点数进行评估,有些像技术派的划线,支撑位、压力位等,例如上证指数的中枢基准为3000点,以此建立基准网络。


3.2、设定交易区间:基准区间

基准价格设定了网格交易的开启价格,作为网格中枢,而压力测试假定了下跌的极限,以此作为网格的下边界,如果一开始在基准价格就买入了相应的仓位,可以以此底仓作为设定相关的网格上边界依据(也可以预留一些仓位)。


3.3、设定交易网格:网格大小

交易区间和开启价格有了,剩下的就是网格大小和资金分配。


网格大小可以根据品种的压测、实际区间大小、资金仓位等因素来设定,3%~10%都是可以的。网格密度大,比较密集,则可以收割更小、更多的网格波动,当然这需要更精细周密的资金份额分配,尤其是在品种跌跌不休的时候,需要不断的资金补仓,这时候可能低密度的网格更适合。网格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验证。实际的资金分配可以按照格子个数进行平均分配。


网格大小,或者涨跌幅限制设置不宜过大,不然很难买入卖出,虽然每次卖出可以收获更大的利润;也不宜过小,这样会频繁交易,资金仓位安排要求更高。


网格可以根据差价进行设定,也可以根据百分比进行设定。下面举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假设初始买入价格为1.00,按照差价0.04(也可以当作是基准价格的4%档差)来配置,初始买入份额为7份网格,压测设置为32%,此时需要15份资金(序号1~15),如果没有底仓,则需要9份资金(序号7~15)。将excel表格拉起来:

根据上述说明和表格的数据,0.68买入的格子,在0.72卖出;0.72买入的格子,在0.76卖出;而1.00买入的底仓,则会在1.04、1.08等格子卖出;其他的以此类推。


资金充足的话,也可以完全按照价格档差去买入卖出,网格区间和基准不同而已,表格就不列出来了。


这就是基础版的网格策略,非常简单、清晰、直观、易懂


3.4、执行交易网格

选择合适的券商、交易软件,有提供条件单功能的,每次交易金额根据实际资金安排进行设定,将上述网格策略拉起来。


4、降低预期、适当调整

降低预期是快乐的不二法门。


没有完美、一成不变、可以躺赢、稳赚不赔的交易策略。网格交易策略也是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调整的,因为它有它适用的场景,也有它自己的缺陷。


具体有什么可以优化的方向,我们在实践中继续不断地总结。未完待续。

郑重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仅作为个人观点、操作记录和总结,不构成任何投资依据!不构成任何投资依据!不构成任何投资依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