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学习库

excel表格_excel函数公式大全_execl从入门到精通

「实例」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操作手册

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二、员工队伍总体规划

三、人力资源职能规划

四、关键员工队伍规划

五、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规划

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主要任务:

1、收集历史及当前本公司及标杆企业人力资源相关数据,包括:

(1)静态数据:(全日制)员工数量、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数量、各学历层次员工数量、各年龄阶段员工数量、男(女)员工数量、各职位层级员工数量、各专业序列员工数量、各地区籍贯员工数量、各工作地点员工数量。

静态数据分类标准表

(2)动态数据:晋升人员数量、转岗人员数量、辞职员工数量、淘汰员工数量、新进员工数量。

动态数据解释

(3)财务数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

2、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指标指数,透视出目前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

指标定义

填写人力资源问题/对策表:

人力资源问题/对策表

备注:(

(2)标杆企业数据的获取方法:一是通过企业年报中的数据进行推算,二是通过同行业友人提供,三是通过咨询公司或行业协会获得。

二、员工队伍总体规划

主要任务:

1、员工总数规划:

总体思路:结合历史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预测员工总数,同时运用目标测算法,预测员工总人数。取二者的(加权)平均值,并给预一定的弹性系数,作为未来员工的总人数规划值区间。然后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倒推,推出各年的人数。

(1)回归预测

回归预测在一般的统计学教材中都有介绍,规划人员应当掌握这种方法。但由于这种方法运用起来比较复杂,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采用EXCLE中的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趋势线预测法来进行操作。方法如下:

例:公司03年到07年的人数如下:

请预测

方法与步骤:

1、新建一个EXCEL文件

2、在竖行把历史数据按照顺序列出来

3、选中这五个数据

4、点击屏幕上方的“插入”菜单,选择“图表”,再选“柱形图”,点完成,就出来一个柱形图。

5、选中这个柱形图,点击屏幕上方的“图表”菜单,选择“添加趋势线”,在五种“类型”中先选择“线性”,然后在“选项”中的“前推”中填写3(要预测未来几年就填几,我们这里预测未来3年,就填3)。然后把“显示R平方值”以及“显示公式”都选中,点击确定,就出来一条趋势线,并且显示了公式和R平方值。

6、不断重复第5步,唯一不同的是在“类型”选项中,分别选不同的类型。

7、五种类型就有5个不同的R平方值。R平方值的范围为0—1之间,越接近1表示函数越准确。在5个不同的值中,选择最接近1的那个,作为预测公式。

8、将未来3年的变量带入预测公式,即可预测出未来3年的数值,经过预测,2010年人数大约为1081人。

(2)目标推算

根据企业未来的战略或标杆企业的指标,通过目标来进行推算。例如,目前我们有468名员工,利润为936万,人均利润是2万元。根据企业战略,我们到2010年要实现销售收入10亿,利润率5%,那么利润就应当是5000万。根据统计,标杆企业的人均利润是3万元,我们到2010年应达到这一数量。那么我们到2010年的的员工人数应当为:5000万/3万元=1667人。

(3)二者平均

如果用回归分析预测出总人数为1081人,用目标推算预测出为1667人。我们取二者的平均数(1081+1667)/2=1374人。然后给预5%的弹性系数(置信区间),作为最终预测数,即:1374*0.95=1305人,1374*1.05=1443,那么我们可以预测2010年我们的总人数应达到1305—1443人之间。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给两个预测数加上权重,求取加权平均数。对于平稳发展的公司,回归分析的预测数据权重应该更大,对于高速发展的公司,目标推算预测数据的权重应更大。另外,如果历史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差较大,可分析的历史原因,可采取去掉这个数据或者移动平均的方法,来对曲线进行平滑处理。

(4)目标倒推

将1374作为回归的一个已知数据,重新拟合趋势线,将08、09年数据空出来,找到另外一个预测公式,然后带入,即可倒推出08、09年的预测人数。

2、结构规划

总体思路:根据历史数据,采用回归分析,预测出分项数据,用分享数据计算预测比例;同时根据企业战略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及标杆企业的指标,对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进行预测,得出预测比例。取两个比例的(加权)平均值,作为预测的最终比例。

举例:职位结构

我们分别收集部门长、主管、专员、职员从03年到07年的历史数据,运用趋势线分析,得出各自的预测数,将这几个预测数之间的比例,作为预测比例,在这里我们假设预测出来的比例是:部门长10%,主管30%,专员30%,职员30%。

目前我们的职能结构为:部门长8%,主管28%,专员25%,职员39%。根据企业战略,我们要实现管理集约化,加强业务的专业性,应当增加主管、专员层级的比例,减少部门长和职员的比例,同时,标杆企业的职能结构比例为:高层5%,中层40%,基层40%,操作层15%,我们要向标杆企业靠拢。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我们制定如下调整目标:部门长5%,主管43%,专员45%,职员7%。

那么我们最终的预测数是:部门长(10+5)/2=7.5%;主管(30+43)/2=36.5%;专员(30+45)/2=37.5%;职员(30+7)/2=18.5%。

然后用总人数预测值(1374)乘以这个比例,就得出个职位层级预测人数:部门长:103人;主管:502人;专员:515人;职员:254人。

各年度人员数同样运用目标倒推的方法得出。

其他的结构预测也可以根据这种方法来进行调整预测。

二、人力资源职能规划

主要任务:

1、人力资源成本预算规划

总体思路:结合同行业薪酬数据,根据激励项目确定的的薪酬分位,再结合各职位(专业)层级员工数量,以及任职资格所要求的能力层级人数,核算未来若干年的薪酬总额,同时根据人数、薪酬总额确定津补贴、福利数额。并结合培训计划等确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成本。

(1)薪酬数据调查

通过咨询公司进行调查,获取行业薪酬数据。

(2)确定薪酬分位

根据企业的行业地位、地域、盈利状况及薪酬策略等综合因素,确定企业在同行业中的薪酬分位(如是50分位还是75分位)。

(3)预测薪酬总额

根据所确定的薪酬分位的具体数据,结合本公司在未来的各职位(专业)层级人员,以及任职资格所要求的人员能力层级人数。核算出薪酬总额的预算值。例如:我们的薪酬分位为50分位,在50分位中,部门长的薪酬为6—15万/人/年,然后我们根据能力层级比例确定每一个部门长的薪酬数预测值,然后加总,就得到薪酬总额预测值。

(4)津补贴预算

根据未来的预测人数,确定津补贴的预算值。例如,交通补贴是720元/人/年,2010年我们预测的人数为1374人,那么交通补贴的预测值就为1374*720=989280元。

(5)福利预算

根据上年薪酬数据预算,乘以相应得福利缴纳比例(如公积金企业的缴纳比例是10%),即可得到相应的预测数。例如我们预测08、09年薪酬总额(应发数)分别是1200万、1800万,那么2010年的公积金缴纳数预测为:(1200/12)*6*0.1+(1800/12)*6*0.1=150万。保险也是同样的预算方法。

(6)培训费用预算

方法有很多种:一是根据培训计划确定培训预算,二是根据培训费用占人力资源成本的预测比例进行预测。三是根据历史培训费用变化趋势进行回归推算。四是根据年培训费增长率计划进行推算。

(7)数据调整

如果要让数据更加准确,可根据历史情况对数据进行调整。例如交通补贴与考勤挂钩,完全用应发数来预测可能不太准确。我们可调查以往的缺勤情况,计算交通补贴应发数和实发数的比例,将历年的比例进行回归预测或简单平均,预测出未来的可能比例,并对数据进行调整。再比如奖金的发放是与绩效考核挂钩结果挂钩的,仅用应发数来进行预测也不是十分准确,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调整。

最后,将各项预测数据加总,即可得到人力资源成本的总预测值。

2、人员配置规划(人力资源供求平衡规划)

总体思路:根据员工流动情况,编制员工转移矩阵(马尔科夫矩阵),结合每年每个层级员工的规划人数,得出人员缺口数量,并制定相应得招聘对策。

(1)员工转移矩阵的确定

根据历史人员流动情况,岗位设置计划、企业晋升通道、结合行业特点,编制员工转移矩阵:

员工转移矩阵

根据每一年的预测人数,乘以转移矩阵中的相应比例,即可得出内部人员供给情况。

(3)确定人员缺口

根据每一年的预测人数,减去内部人员供给数量,就得到人员缺口数量,这一数量即为需要通过外部招聘来获得补充的人员数量。具体数据见附件《人力资源供求平衡表》。

(4)确定招聘对策

根据人员缺口数量,针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制定相应的人员招聘对策。

常见的对策有:

(1)建立激励机制,减少人员流失。

(2)加强人才培养,拓展晋升通道,补充紧缺人才

(3)对于高层人员,采用猎头招聘

(4)某些基础业务,可采取人力资源外包

(5)改进工艺、流程,提高效率,增加劳动生产率,缓解对人员的需求

(6)对于临时项目,可凭请咨询公司或大学专家参与,临时借脑

(7)提前与大学合作,定向培养学生

(8)奖励举贤荐能,充分吸引人才。

3、培训开发规划

(1)开展培训需求调查

分析的途径:公司业务规划、岗位任职资格评价结果、绩效评价结果、工作分析结果、员工个人需求等

分析方法:访谈、问卷、资料分析

(2)课程体系设计

对培训需求进行汇总并梳理,将其中共性的、广泛的、突出的需求提炼出来,并根据这些需求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并进一步通过调查,确定培训课程内容培训形式。

(3)分析培训对象

针对培训需求,确定哪些人需要参加培训。

(4)确定师资来源

根据课程体系得内容和层次,确定师资来源。

(5)确定培训成本

根据师资来源,确定培训成本

(6)确定培训时间

根据公司经营计划时间安排,确定培训时间。

(7)其他

根据培训的时间、课程内容、师资来源等综合因素,确定硬件物资需求、案例需求、教材需求等计划。

四、关键员工队伍规划

主要任务:

1、专业人才规划

(1)识别关键人才

我们首先要对关键人才进行识别,也就是要从众多的人员中,找出哪些人员是关键人员。在这里我们采用基于KRA/KPI(关键结果领域/关键绩效因素)分析法的关键人才识别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A、确定关键结果领域

根据企业的远景和使命,分析我们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在哪些关键方面做得好。

B、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对关键结果领域进行分解,细化为具体的工作内容。

C、确定关键岗位

根据具体工作内容、确定关键岗位。从而确定关键人才。

举例:

(2)对关键人才进行定义

关键人员的特征:1、所从事的工作的结果好坏,对企业的目标和效益影响很大;2、在企业政策控制、流程运作中起关键作用;3知识面宽、经验丰富;4、培养周期较长;5、可能不是重要职位,但是专业特殊,比较难以找到替代者。

分类定义:(例)

(3)建立关键人才库

根据关键岗位及定义,找出相应的关键人员,并建立人才库。

(4)对各类关键人才按照能力进行层级划分

层级一:了解者 层级二:熟悉者 层级三:掌握者 层级四:指导者 层级五:精通者

具体可参照激励项目能力模型相关操作流程

(5)针对不同的人员层级制订个性化的招聘、培训、激励、流动计划(例)

2、后备管理人才开发规划

(1)制订遴选计划

遴选范围计划、遴选人数计划、遴选周期计划等

(2)确定(修订)遴选标准(测评、绩效考核、英语水平等)

(3)建立人才库

(4)对人才库进行层级划分:经营、高级、中级、初级(对人才库总数和层级比例进行规划)

(5)针对不同层级的后备管理状况制订相应培养方案

培训计划、导师辅导计划、轮岗计划、无边界小组组建计划等

(6)对后备管理人才进行考评(考察)

考评委员会组建计划、考评标准制订(修订)计划、考评方式制订(修订)计划、考评结果反馈(谈话)计划、基于考评结果的任用计划等

3、关键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测评

通过咨询公司提供的测评软件,以及针对周围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或者行为素质访谈等各种方法,帮助关键人员了解自身状况,测评包括:能力素质测评、性格测评、职业风格测评等内容。最终生成职业发展测评报告。

测评对象计划、评价委员会组建计划、测评方式计划、测评实施计划等。

(2)职业锚确定

通过分析关键人员的工作经历、工作选择、工作业绩等历史情况,找到关键人员的职业锚,并对职业锚类型进行分析;据此可以对被分析者未来的行为选择进行预测。

(3)制订职业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

以测试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员工自身意愿,以及工作未来发展预期,为关键人员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以达到目标的实施方案。

制订实施计划。

(4)职业辅导

为关键人员配备导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进行辅导。

导师配备计划、实施计划等。

五、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规划

1、确定人力资源理念和愿景(例)

理念: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不拘一格降人才

以德为先,德才兼备

为员工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

付出必将得到回报

。。。。。。。。。。

愿景:

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加强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和能力

重点工作和基础工作相分离

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

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

。。。。。。。。。。

2、当前职能结构分析及未来职能结构目标确定

(1)职能分类

行政职能:人事管理、福利管理、薪酬发放、职位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党团管理等

服务职能:培训管理、人员配置、职业生涯管理、任职资格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外事管理

战略职能: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结构设计、管理人才开发、绩效管理、高端人才引进等

(2)职能分析

通过对部门职责描述、工作记录的分析,并结合访谈等方式,分析每一类职能所占用的工作量(时间、精力)并确定相应比例。例如:战略功能占用了我们10%的时间和精力;服务职能占用了我们40%的经理;行政职能占用了我们50%的时间和精力;

(3)确定未来职能结构比例目标

根据人力资源的理念和愿景,对未来的职能结构目标进行确定。同时重新梳理部门职责。

例如:经过变革,战略功能的比例为20%;服务功能的比例为50%;行政功能的比例为30%。

3、组织结构设计

根据职能变革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规划。具体包括:岗位设置规划、岗位职责变革规划、基于工作流程的汇报关系规划。并进行职责匹配,明晰岗位与职责的关系。

例如:采用金字塔式和矩阵式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分别采取日常管理和项目管理两种方式来运作。

4、制订每一项职能的工作改进目标

(1)确定改进的方向

根据各项职能的相对紧迫性和相对薄弱性,将职能划分为四类(例):

通过分析,确定工作改进的大方向。

(2)制订需要快速提升的职能的行动方案(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