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36岁才开始学习写作的新手。各种知乎文章读了不少,零零碎碎看到很多写作心得,但总感觉不能系统性的理解如何写作。直到我读到了这本书——《雪花写作法:10步写出一篇好小说》
这本书构思非常精妙。
它讲述了一个梦想写小说的年轻女人,在熊贝比的教导下通过雪花写作法一步步完成了自己第一篇小说的故事。
而本书作者正是用雪花写作法创作了这个故事,并详细讲解了自己创作的过程。
这样写教材有套娃的嫌疑,但恰好证明雪花写作法行之有效。
如果只想简单了解,可以只看黑体字部分
雪花写作法基本原理
雪花写作法的灵感来源于数学公式:科赫曲线
先画个三角形,再在每个边上再画一个向外的三角形,并擦除重叠的边。重复这一过程就能行程非常复杂的雪花形状。

科赫曲线
写小说也是一样。先设定基础的故事和角色,重复丰富角色、完善故事这一过程,最终完成小说创作
接下来我们详细说明雪花写作法的创作过程
在开始写作之前
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你的小说应该摆在书店的哪个分类里?
谁会买你的书?
作为一个小说作家,你的职责就是取悦目标读者们。
你需要设定小说的类型,明确目标读者群体。
《哈利波特》的作者选择了一个很窄的目标群体,十一岁左右的男孩。而她成功让那些男孩深陷其中,通过与别人讨论书里发生的故事,又传播给更大的孩子。就这样口口相传,最终风靡世界。
所以,选择好目标读者以后,全力以赴写一个能取悦目标读者的故事,等书出版后再针对目标读者开展营销活动。目标读者自然会将故事传播到全世界,这就是口碑营销。
第一步:一句话概括
尝试用不超过二十五个字讲一下你要写的故事,让目标读者尝尝滋味。
书中女主角戈德里洛克写下了她第一版故事
我的故事是关于二战时住在法国的一个年轻女人,几年前她丈夫参军死在了前线,留下了一个小女儿,就靠在园子里种些土豆之类的蔬菜勉强糊口,她终日担心纳粹会把它身患残疾的女儿夺走。村子里有个纳粹分子一直纠缠她,她明白如果拒绝的话,那人就会向纳粹告密,带走她的女儿。可是那人是在太过猥琐,她跟村长诉苦,可村长却说人总会面临两难的选择,而且——
这样的概括非常糟糕,讲的都是故事背景,而真正要写的是故事本身。
在听取了他人意见以后,戈德里洛克又写了一版
一部爱情悬疑小说,在德国占领期间的法国,一个女人爱上了受伤的美国间谍,他将在诺曼底登陆前夕炸毁敌军的军火库
与之前相比,这一版本好上许多。它没有使用令纳粹文风丧胆、改变大战进程等抽象描述,而是具体的设立了炸毁军火库的目标。通过这种有画面感的展示,让读者能够感受联想到其中风险巨大。如果美国间谍成功炸毁德军军火库,那么纳粹的行动势必遭到重创,如果行动失败,纳粹极有可能挫败诺曼底登陆行动。
通过这次概括,故事在戈德里洛克的心中清晰起来。
小说家出售的唯一商品就是你自己的情绪体验,第一个推销目标客户就是你自己。必须先对自己的小说充满热情,明确故事到底在讲什么
认真编写“一句话概括”,它可以用来向读者、编辑推销自己的小说
第二步:一段式概括
将一句话概括扩写成一段式概括。戈德里洛克扩写到:
X是纳粹占领时期生活在法国乡村的一个年轻寡妇,Y是一名美国间谍,在诺曼底登陆三周前,他的降落伞掉在她家后院,Y摔断了一条腿。X一边悉心照顾一边犹豫是否要把他交给纳粹,直到恶棍Z发现了他们,X不得已杀死了Z。Y帮她掩埋尸体,她不再犹豫,决定保护Y,可是很快她“有问题”的女儿被纳粹带走了。X说服Y一起伏击押送女儿的卡车,然而在解救过程中Y身负重伤,他们驱车一路死里逃生,赶在盟军横跨海峡发起攻势前炸毁了军火库。
在这个故事里发生了很多灾难。可为什么需要有灾难?
1、灾难让故事变的刺激
2、灾难迫使人物做出决定
3、为故事设定一个新方向
试想在故事中,美国间谍一直没被人发现,他很安全,故事也就没有意思了。
写作中常用的技巧:三幕式结构
亚里士多德说过:故事拥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这正对应了三幕结构:
第一幕
故事开头需要把读者带入你的故事世界,介绍主要人物。主要人物也许还没有故事目标,只是在混日子,又或者目标非常枯燥乏味,但是矛盾也在第一幕出现。
在故事里X带着女儿过着平静的生活,Y的出现让她陷入了告发还是隐瞒的两难选择。此时她还没有具体的目标,直到第一幕末尾出现灾难。
灾难可以重置人物目标,让每个人物投入自己的故事目标中。
故事里恶棍Z发现了Y,这是第一个灾难。如果X不做出应对,Z很会告发,也可能以此做要挟来逼迫X就范。X被迫杀了Z,而Z的凭空消失注定无法长久隐瞒,X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小说的开端目的是把主要人物带到无法回头的点上,而到了这时候你的读者已经在情感上投入了很长时间,他想看到故事问题得到回答:主要人物能否实现他的故事目标?
第二幕
第二幕是篇幅最长的一幕,在这里人物可能会经历很多小挫折,在末尾处迎来更大的灾难。
第二场灾难通常会改变人物原有的行为模式。故事中X的女儿被抓走了,她原本只想帮助Y,但是现在要想保护女儿,她必须挺身而出。
第三幕
第三幕会出现第三个灾难。这三次灾难一浪高过一浪,一步步将故事推向高潮,引发终极对抗。
故事里X和Y伏击押送车辆,造成Y身负重伤,这是第三个灾难。他们在一路死里逃生,去炸军火库,是故事的终极对抗。X和Y的故事目标是什么?是炸毁军火库。最终这个目标得以实现。
结尾必须回答故事问题:主要人物是否会达到他的故事目标。故事问题必须客观、简单、重要、可实现且有难度。
第三步:一页纸人物介绍
戈德里洛克十分苦恼,因为故事里的人物都显得平面呆板。她想要一个高大强壮、英军潇洒的男主角,女主角则是漂亮、热情如火,可是在故事里完全看不到想要的特质,这样下去只能沦为一部可有可无的流水账式枪战片,人物可有可无。
没关系,现在开始按照下边的表格来塑造人物形象。
角色:女主角
姓名:伊利斯·雷诺尔
目标:帮助男主角德克炸毁德军军火库
抱负:与心爱的男人、女儿一起过上幸福和平的生活
价值观: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她的女儿莫妮卡更重要。没有任何事比拥有一个爱她的男人更可贵。
一句话概括:在德军占领的法国,伊利斯爱上了美国间谍,她要帮他炸毁德军的军火库
一段式概括:年轻的寡妇伊利斯生活在德军占领的法国乡村,有一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女儿。德克是一名美国间谍,在诺曼底登陆三周前,他的降落伞掉在她家后院,他摔断了一条腿。伊利斯一边悉心照顾一边犹豫是否要把他交给纳粹,直到恶棍亨利发现了他们,她不得已杀死了亨利。德克帮她掩埋尸体,她不再犹豫,决定保护他,可是很快她“有问题”的女儿被纳粹带走了。伊利斯说服德克一起伏击押送女儿的卡车,然而在解救过程中德克身负重伤,他们驱车一路死里逃生,赶在盟军横跨海峡发起攻势前炸毁了军火库。
可是,伊利斯为什么不喜欢亨利呢?在她的价值观里并没有对心爱的男人有什么限定。纳粹的走狗成千上万,显然与纳粹为敌不是所有人的价值观。
戈德里洛克执着的认为,亨利这个恶棍角色没什么好说的,一直对伊利斯纠缠不休,一心想和她睡觉。
她的导师说,故事是否扎实取决于反面人物塑造是否扎实。要钻到人物里,把自己变成他。
于是她又写下亨利的人物介绍
角色:反派
姓名:亨利
目标:帮助德克炸毁军火库
抱负:干一件大事,洗刷耻辱
价值观:自己的生命和荣耀最重要
一句话概括:亨利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人们白眼,他想要干一件大事,洗刷过去的耻辱
一段式概括:亨利从小因为又爱又胖总是受到同学欺负,报名参军却因为视力不佳成为伙夫。战后结婚生子,遇到了经济大萧条,不得不找了个给犯罪集团保管账本的工作。好不容易熬过去,妻子和孩子却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纳粹来后因为无力反抗,只能对纳粹唯命是从。镇上的人都看不起他,只有莫妮卡每天来看他,还送给他自己亲手采的花。
第四步:一页纸大纲
戈德里洛克十分沮丧。她原本作恶多端的反派角色在她的人物介绍中变了样,这种人无论如何不会对小莫尼卡下手的!她只能反过头来,再次审视自己的一段式概括。
雪花写作法将故事涉及与人物刻画分成多个简单步骤,不断重复向两者中添加细节,每次添加细节都是对过往设定的回顾。
一篇小说通常需要修改十几遍,越早开始越能降低工作量。
好在现在故事只写了一段概括,戈德里洛克花了十几分钟就完成了修改
伊利斯·雷诺尔是纳粹占领区的一个法国寡妇,在诺曼底登陆前三周,美国突击队员德克·斯蒂尔空降至她家后院,摔断了腿。伊利斯悉心照顾了他一星期,不料却被上门来胡搅蛮缠的追求者亨利发现,亨利威胁要向纳粹告发,除非伊利斯嫁给他。伊利斯把女儿莫妮卡送到一处偏僻的村庄住几周,计划帮德克炸毁军火库后再去接她。可是莫妮卡被纳粹兵抓住准备送往集中营,伊利斯加入当地的抵抗组织,并说服亨利帮她和德克一起伏击运送莫妮卡的卡车。在战斗中,德克身负重伤,他们夺下卡车,躲过纳粹的追踪,在盟军发动进攻的前一天成功炸毁了军火库
接下来,只需要将一段式概括,扩写成一页纸大纲。这个大纲是为了指导你创作的,按自己的想法写就好。
第五步:人物大纲
接下来,在一页纸人物介绍中给每个主要人物添加一篇背景故事。
丰满的人物塑造离不开以下几个要素:
背景故事:赋予每个人物一些过往
背景故事对于读者不太重要,但对于你却非常重要。
你的人物并非出生在昨天,他有着漫长的过去,复杂的家庭环境。他有一段早期生活,经历过坎坷、灾难,取得过一些胜利,做出过一些决定。只有明白人物从哪里来,才能代入角色,理解他想要什么,或者为什么那样行事。
但是对于读者来说,人物的过往只是旧闻,他们是来读故事的,也就是现在发生的事。
动机:面向人物的未来
背景故事面向过去,动机面向未来。一个人的动机是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价值观、抱负、故事目标。
《几何原本》中欧几里得依据几个假设推导出整个几何体系,他认为那些假设太过明显无需证明。正如这些假设,人物的价值观对于他自己来讲是显而易见的、真实的,即便这个价值观放到其他人身上就未必成立了。
价值观的设定力求可信,对于人物来说可能无法解释这一价值观,但你作为作者则必须要能解释。
最好给人物设置两到三种价值观,并且相互矛盾。这意味着人物核心是一种他永远无法克服的内在冲突。有冲突才能造就好小说。
抱负则需要抽象,它源自价值观。通常一个人物只应有一个抱负,这成为人物的中心点。
故事目标是故事的终极驱动。是对"如何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问题的回答。优秀的故事目标是客观的、简单的、重要的、可实现的且困难的。
每个人物都应该有自己的故事目标,这样不同人物的目标会相互冲突、阻碍。也能给故事设定多个独立线索。
第六步:四页纸大纲
用两个小时将一页纸大纲扩写成4、5页纸,也就是把一页纸大纲里的每个段落扩写成一页。
四页纸大纲为你个人服务,帮助你补充更多细节。
出版社如果需要计划书大纲,则可以在四页纸大纲的基础上删繁就简。
第七步:人物宝典
撰写人物宝典。反复深入研究书中每个主要人物,记录下来。人物宝典将与人物相关的信息归纳汇总,防止出现写作过程中人物眼睛变色,经历前后不一的现象。
人物宝典涉及以下内容:
外部信息:姓名、年龄、出生日期、身高、体重、民族、发色、眼睛颜色、外表描写、穿衣风格
性格信息:幽默感、性格类型、宗教党派、习惯、喜好
环境信息:住所描写、教育程度、工作经历、家庭、最好的朋友、男性朋友、女性朋友、敌人
心理信息:童年美好或悲惨的记忆、一句话概括、最突出或最不突出的性格特征、性格中的矛盾、最强的希望、最深的恐惧、人生哲学、如何看待自己、其他角色如何看待他
找到符合人物的照片会对编写有所帮助
第八步:场景清单
在小说中场景是最基本的创作单元,每个场景都要出现矛盾和冲突,如果没有,那么该场景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应该删除。
可以使用EXCEL表格或者卡片来罗列场景,便于调整场景顺序。
要为每个场景标注视点人物,时间线
第九步:规划场景
现在要对场景清单做一个规划,在动笔以前需要了解场景的两种分类:
主动场景
目标、冲突、挫折
被动场景
反应、困境、决定
主动场景是冲突的发生过程,而被动场景是冲突发生后,人物做出的反应。人物因为困境做出某种决定,改变故事原有线路,推进故事发展。
这两个场景通常次第出现,其篇幅长短受小说节奏快慢影响。
在场景种要确定一个视点人物,利用动作、对话、内在情感、内心独白、描写来完善故事。
第十步:正式写作
通过以上9个步骤,我们已经有了让读者产生兴趣的简介,完美的三幕式结构,一群立体、有深度、动机充分的人物,每个场景都有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推动故事一步步走向高潮。
可以正式开始写作了
写在最后
雪花写作法通过由浅到深的方式,逐步完善小说结构,可以降低小说修改成本,是一种很有新意的写作方法。
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它,没关系,还有很多其它方法,只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
这是我学习的第一种写作方法,现在看小说时会不自觉的联想其中人物的背景故事,每个场景中视点人物是谁。
以后我会把自己读的小说按照雪花写作法归纳出来,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欢迎大家多给我留言,我们共同学习!
大家给我点一个宝贵的“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