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背景
Sophie
院校背景:双非二本-电子商务
标化成绩:GPA:3.82 TOEFL:101 GRE:155+165+3.5
斩获offer: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麦库姆斯商学院-MSITM(最终去)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MISM麦基工程学院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MSIM信息科学学院
马里兰大学-罗伯特·H·史密斯商学院-MSIST
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MSIST

本科结束,大多数同学都会在就业、考研和留学之间做选择。这个赛道,不管怎么选择,本身是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与更加适合。
不管怎么选,大家最好都要带着5-10年的人生规划去决定,只有站在未来的立场做选择,才能更加适合。
考研失利,留学末班车上路
高考之后,大学之初,浑浑噩噩虚度了很多光阴,在迷茫,没有方向中惊醒,就打算好好学习,大二,大三非常努力刷分。
本科背景和GPA
不管考研,还是留学,GPA越高越有优势,此外我还参加了学校的数学建模、英语演讲、创业创新以及其他类型的竞赛。
此间,还是竞选社团主席,以此来锻炼组织能力和领导力,还争取一些校外的机会来提升自己,比如组织大家一起接过企业做网站建设的外联项目。
虽然很努力,但本科背景的短板,不管在市场上,还是在考研复试中的竞争力都被名校的同学甩好几条街。
考研复试失败
留学一开始没想太多,不想再次重蹈覆辙高考失利的遗憾,所以全身心考研,非常努力,每天学习10个小时以上,那一年,每天早上第一波去图书馆站位,晚上最后离开,中午为了省时间,大多数在图书馆趴着睡。
努力就会有回报,我以第11名的成绩通过了上财的信息管理学院的初试,然后顺利在复试中因为学校背景败下阵来。
复试失败,我将目光放到了出国留学上。
赶上留学末班车
但我决定申请留学的时间已经很迟了,当时我的家人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不过我觉得我觉得人生的路还是要自己选择方向,如果是自己想要做的那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这样才不会后悔,就这样我踏上了申请留学的末班车。

BA和MIS申请方向简介
在决定申请留学之后,我逼着自己从考研失利的失落中走出来,全力投入到留学申请之中,毕竟从零开始,在8个月内完成物留学申请工作对我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咨询老师之后,我了解到BA方向的激烈,以及自己各种背景的短板,几次沟通,梳理背景之后,我放弃BA这个我很感兴趣的方向。
留学初衷就是为了提升学校背景,所以学校的排名和名气是我的第一选择,基于这个初心,老师给我了一个申请策略,冲刺+正常申+保底,为了更有把握,我退而求其次申请了MIS项目,这也是曲线救国的选择。
下面我和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BA和MIS项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我申请的情况。
BA项目
BA是商业分析项目是最近几年火爆起来的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利用最先进的IT知识来分析商业数据以及行为,从而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并分析未来会发生什么。
另外使用IT技术进行分析还能在商业行为中发现新的见解,从而帮助企业做出决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愈发重视对数据的处理,所以出现了很多相关的工作岗位,因此BA项目的热度越来越高。
MIS项目
MIS项目较之于BA项目历史就要久远很多,其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组织、设备和商业过程来帮助企业在投资中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如今和项目相关的岗位需要经常和数据库打交道,工作内容主要是从数据库存储、提取分析数据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除此之外还会涉及到信息安全、信息整合以及信息交换等其他方面的内容。
两个项目看起来内容差别不是很大,都是统计、计算机和管理/商务的结合,不过两者也是有一些差别的。
BA和MIS对比
其中BA一般对统计方面的要求会更高,而MIS则对coding and developing有比较高的要求,在发展方向上MIS要更广一些,除了IT咨询师、系统分析师、网络开发程序员以及商业分析师之外,还有很多就业方向可以选择。
确定申请方向之后,接下来就是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使申请准备工作更有针对性,从而提升我申请准备的效率。

梳理申请背景的优劣
经过老师的梳理,我最大的劣势就是时间太仓促,我的申请距离deadline已经不足8个月的时间,而在那之前我对于留学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也没有做过和留学申请相关的准备工作。
劣势
我没有科研经历,实习也不出彩,更没有海外交换或是暑校的经历,同时我完全没有准备GRE和托福考试,加上我本科学校不是很好。
这样不仅会导致我在申请时学校背景不佳,同时我也拿不到牛推,学长学姐那里也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
优势
不过我也有自身的优势,首先我GPA比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学校背景上存在的不足。同时虽然我本科期间没有太好的实习经历,但是我很认真地做了学校的project,同时还在学校开创了一个创业项目,并且在各类实践中我都是leader,这些可以消除我在实习方面的劣势。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对自己的优劣势有了清醒的认知之后,我明确了自己的申请方向和目标院校,之后我也开始深入了解目标院校的录取要求。
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结合对方的要求以及我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的优势并弥补短板,从而在留学申请中有更强的竞争力。
选校是申请非常重要的环节
选校是关键的
在完成了前期的规划之后,接下来我做的工作就是选校,在我看来这是留学申请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这不仅关系着我们留学申请的成功率,同时还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的选校情况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留学质量,因此一定要加以重视,并相信专业的咨询老师。
专排和总排
我觉得同学们在选校的时候除了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之外,还要结合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比方说一些高校在国内的名气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在美国受认可程度很高,所以同学们在选校的时候要考虑自己应该看重其在哪里的影响力。
对于那些留学后想要回国发展的同学,自然应该选择那些在国内知名度比较高的高校,而对于那些想要在美国就业的同学,学校在美国的受认可程度自然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地理位置
另外在申请留学的时候高校的地理位置也是同学们需要考虑的部分,对于想要就业的同学来说,大城市会有更多的机会。
而那些想要做学术研究的同学则可以选择那些地理位置比较“村”的高校,那样的话可以更加安心学习。
学校中是否有大牛存在、课程选择是否自由以及学习压力等等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同学们在选校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这个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多去学校官网查找信息,也可以咨询有经验的前辈或是顾问老师,这些对我们都是很有帮助的。

关注新项目
同时我们在选校的时候,可以多多关注那些新开设的项目,一方面这些项目可能更加符合我的需要,同时因为项目开设的时间不长。
这些项目的竞争并不会太激烈,门槛也会更低一些,不过项目的教学质量、校友资源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所以这对那些自身条件不是很优秀的申请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梯队申请策略
另外在选校的时候我们的目标之间最好形成一定的梯度,一般来说除了和我们申请背景比较契合的主要申请项目之外,还要有冲刺项目和保底项目。
其中保底项目主要是避免失学问题的出现,所以大家没有必要申请太多,2-3个保底项目就足矣了,否则会占用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经历。冲刺高校一般也是2-3所比较合适,而主申项目一般3-4个就差不多了。
在选校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可以建立一个excel表格,将各个高校的名称填进去,并写上各种需要考虑的因素,这样在选校的时候我们就能更直观地了解各个项目之间的差别了,方便我们做出判断。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上面写上项目申请的要求和网申网址等信息,这样我们在未来进行申请准备工作的时候也将更有针对性一些,同时对网申帮助很大。

GT考试备考技巧
分析完自身的情况之后,我开始进行GT考试的备考,当时我是先考的托福,因为托福考试的难度比GRE要低上不少,入门会简单一些,比较适合我。
不过我建议同学们在后面考完GRE之后可以再考一次托福,因为GRE的阅读及写作难度都要远远高于托福,那样我们更容易给托福刷出高分。我当时备考托福的时间很短,但最后分数也不错。
所以我整理了一些短时间提高托福成绩的技巧,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阅读
首先是托福的阅读部分,我在做阅读题的时候首先会浏览全文并找出其中的主旨句,然后在纸上记录每一段的大意,这对于我们做6选3还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还要学会跳读和定位,有很多句子我们是不用读完的,只要看到不是答案区间的考点跳过就可以了,这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做题效率。
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还要掌握每种题型的信号词,像我做题的时候就会先根据题干来划分题型,之后再按照对应的方法去做。
在我看来阅读题中最难的点是一些同义替换,在平时我们也要加强这部分的锻炼,我建议大家可以在做完题之后将这部分内容记录进一个表格进行积累,积少成多之后我们做题就会方便很多了。
还有就是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可能遇到两个选校都符合题意,在这个时候我们要静下心来良中选优,找出那个更好的答案。
听力
接下来说一下听力部分的准备要点,我当时在进行听力部分练习的时候会通过泛听和精听来进行练习。
所谓的泛听就是每天最少听20分钟的听力,不过在听的过程中不会太精细,只是培养一种感觉。而精听则是仔细听听力中的内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少做笔记,之后再去做题。
在对照完答案之后再听并修改笔记,之后再次对照答案,看看自己哪道题依旧存在问题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长难句还是词汇或是连读弱读无法区分。
最后我会对照听力的文本找出信号词并逐个分析选项,最后再听一遍听力,积累自己的表达。

口语
口语的部分是最让国内同学感到头疼的部分,在我看来练习口语其实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平时多多开口表达,如果不张口那么口语是不可能提升的。
在平时我们可以多多进行跟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练习自己的语音语调,练习的素材其实是很多的,美剧也是可以的。
另外我建议同学们可以找到那些一起申请留学的小伙伴练习口语,这样我们的练习可以得到反馈,我们可以更清楚自己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
写作
最后是综合写作的部分,在这里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我们写作字数是可以稍微超过一些的,写作不丢听力的点是要比控制字数更加重要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阅读的内容每段要控制在一句话。
另外综合写作是要有框架模板的,我们要记住一些常用的词汇并灵活运用。
在我看来综合写作是最容易拿到高分的部分,也是我们提分最快的部分,性价比很高,一般我们在考前着重训练一下就足够了。
因为当时我的时间很紧张,所以在托福备考的那一两个月中,我基本没有时间做其他的工作。
而对于那些时间相对比较宽裕的同学来说,在托福备考的时候大家可以穿插上网了解目标高校的录取要求,这样也可以缓解复习带来的疲劳,从而提升复习的效率。
当时我一共花了四五个月才把托福和GRE都考到了目标项目的要求,效率还是比较高的,同学们只要和我一样集中精力并使用一些小技巧,相信大家也可以考到自己需要的分数。
文书创作要有侧重点
接下来和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文书创作心得。
文书创作要重视
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文书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因为高校的老师都是通过文书来了解申请同学的经历的,可以说文书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申请同学的软性条件。
另外对于那些没有面试的项目来说,文书也是同学们唯一一个可以在招生官面前展示自己的途径,此外,文书表达可以弥补一些背景的不足,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文书的创作。
我觉得我之所以可以被自己心仪的项目录取,老师的文书功不可没,在创作文书的时候非常用心,给了很多建设性的专业意见。
了解自己优势
首先在写文书的时候要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并在文书之中加以体现。我在essay中用了一两个故事来体现我的leadership、problem-solving、ability以及对专业的认知。
在推荐信中我体现了我勤奋好学、求知欲强以及沟通能力强的特点。在简历中我则主要说明了我的专业能力过硬以及背景和申请项目之间的契合度。
我在不同的文书中体现了我不同的优势,这样不同的文书相辅相成,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现我的优势,同时也能让我的形象更加生动和完整,从而打动招生官。
文书弥补不足
另外在文书的创作过程之中,我还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去弥补我的不足。
像我在申请的时候GT成绩并不是很出彩,我就用自己的GPA成绩进行弥补。此外我还充分挖掘了我本科期间已有的经历,来弥补我实习方面的不足。
虽然文书的表达不能夸张,不过我们可以尽量深度挖掘我们过去的经历,从而让我们和申请的项目更加匹配。
与此同时我还在文书中展现了我对申请项目的热情,还通过一些和项目相关细节的描写来体现我对项目足够了解,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在招生官的心里留下更好的印象。
Why表白要匹配
在我看来,在写文书一定要结合学校的特色来说明我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学校和项目,并表明我们为什么和其相匹配。
如果我们写的文书中不能突出项目本身的特点,虽然这样的文书可以适用于不同项目的申请,但是这样也会让对方看不到我们的诚意,这样自然很难打动对方,所以在写文书的时候建立情感链接也是很重要的。
同时我们在写不同文书的时候,内容之间也要有所差别,在我看来我们在写essay的时候最好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来体现我们的特点,尽量少使用太多过于专业的词汇。

简历和推荐信
简历要简介
如果我们想要展示自己的专业性,那些专业的词汇可以用在简历之中,不过我们在写简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内容的简洁,如果大家申请的不是博士项目,简历最好不要超过一页,就算我们有很多获奖的经历,也只需要挑出那些主要的就可以了。
推荐信部分,国外老师写的推荐信在申请中发挥的作用是要大于国内老师的。而且那些对我们比较熟悉的老师写的推荐信效果是要大于那些和我们不熟悉的老师所写的。
现在很多同学在准备推荐信的时候很看重推荐人的背景,他们会追求请大牛来帮自己写推荐信。
推荐更看内容
事实上高校在考察申请同学推荐信的时候,更看重的还是推荐信的内容,而只有那些对我们非常熟悉的老师才能在推荐信中写出和我们相关的细节,从而体现出我们身上的能力,这样的推荐信更容易得到认可,也可以提升我们在申请中的竞争力。
另外现在我们在申请的时候一般要准备两三封推荐信,在联系推荐人的时候,我们最好找那些身份和背景不同的推荐人,这样他们观察我的角度不同,推荐信的内容也不会出现雷同的情况,可以全面地展现我们身上的优势。
推荐信内容
在联系推荐人的时候,也要提前和他们沟通并对内容进行设计,尽量避免推荐信中的内容和我们文书太过相似,这样推荐信的效果同样会打折扣。

面试确定你的形象
现在很多项目在申请的时候都会有面试的环节,而这会直接决定我们在招生官心目中的形象,大家一定要重视。
不同项目的面试类型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大家在进行面试准备的时候也要弄清对方的具体类型。
有一类面试是要求同学们自己录制一段video,其中一类是同学们根据一个topic来完成录制。
我建议有比较充足准备时间的同学在进行视频录制的时候可以将它录得更加酷炫一点,同学们可以找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场景,加入场景变化,并添加字幕、动画特效和bgm,这样比较容易抓住别人的眼球。
如果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准备的话,那么只要录制的时候背景足够干净和整洁,表现自信和自然就足够了。另外还有一种模式是kira talent,这种模式是电脑随机出题,之后同学们需要在30秒的准备时间做出1分钟的回答。
我建议同学们在参加此类面试之前可以去论坛找机经,几个学校的题目可以说是万变不离其宗,虽然偶尔会有一些偏难的怪题,不过我觉得这部分和托福的口语比较类似,大家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段子,之后参加考试就可以了。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可以采用断网大法,不过我建议大家还是谨慎一些,这样的行为毕竟还是有风险的。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真人interview,我觉得真人面试的时候我们要表现的自信和自然一些,注意控制自己的表情。
另外我们不要太紧张,要确保听清楚对方的问题之后再作答,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回答的准确性。

其他注意事项及建议
在分享完我的申请经历之后,最后我还有一些建议要介绍给同学们,此外还有一些我在留学申请时遇到的坑,希望同学们可以避免重蹈我的覆辙。
首先是申请准备工作,我建议同学们在平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校内学习情况,尤其是和我一样来自二本或是普通本科的同学,良好的GPA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学校背景上的不足。
而想要拿到好的GPA除了要在期末考试拿到高分之外,平时的出勤率也要有所保证,因此同学们在校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能松懈。
除了平时的考试之外,学校中的课程设计大家也要重视,千万不要水过,要相信我们的付出在未来都是会有回报的。
而且在本科期间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参加一些国内外的比赛,或是争取去知名企业实习的机会,这些都将成为我们留学申请中的亮点。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申请的前期准备部分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我看来我们想要顺利完成留学申请,最重要的是找到懂你的规划老师,合理规划选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申请的项目符合需要。
我的规划老师,首先会帮我查大量的项目信息,且把官网链接发我,同时在官网上搜到class profile,让我了解录取同学过去的数据。
大家不必过分看重这个数据,因为每年的录取标准都是不同的,而且大部分项目在录取的时候会全面考察同学们的能力,大家不要因为某一项条件不达标而退缩。
如果我们在申请的时候可以展现出自己身上的独特之处以及对项目的热情,这些都能帮我们获得学校的青睐。
另外我建议同学们在申请的时候要调查US News上项目的专业排名,这可以比较好地反映项目的实力,而像美国排名因为一些公立好学校因为州内政策会拉低自己的排名,不是很准确。
同时我们在选校的时候,也要关注项目的就业情况,有些项目会在官网上放上过去同学的就业情况,如果没有的话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到LinkedIn上查找毕业生的去向。
同时我们在LinkedIn上也可以和那些前辈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项目,同时也能帮助我们进行networking。
networking是美国和别人社交的基本技能,尽早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对我们后续的就业以及留学后的学习生活都是很有帮助的。
我知道很多同学,想自己调查相关的情报不仅工作量太大,而且很容易出现疏漏。
我建议同学们在留学申请的时候,找专业的留学机构帮忙,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留学申请准备工作的效率,同时申请的质量也能得到保证。不过现在留学机构数量很多,服务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同学们在选择留学机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这里推荐一下我的选择。

网申环节,一团乱麻
最后要说一下网申部分,很多同学们不是很重视网申环节,觉得做好前面的准备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网申会直接决定我们留学申请的质量,而且其中有很多细节是要注意的。
首先是推荐信的提交,因为推荐信是老师调教最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和老师打好招呼,不要因为他提交的时间太晚影响了后续的申请。
如果自己提交的话,时间一定要错开,同时最好可以换电脑、换网络,不过考虑到同学们要同时申请很多项目,这样做可能吃不消,同学们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采取这种方式。
另外有些学校是需要wes成绩认证的,大家至少要提前两个月去做,才能保证自己成绩认证不会耽误我们申请的进度。
现在同学们在留学申请的时候往往会同时申请很多个项目,各个项目的要求以及截止时间都是不同的,大家在网申的时候最好用到前面选校的Excel表格,这样就不容易出现差错。
我们也可以在表格中及时更新申请的进度,从而更好地进行后续的申请工作。
总结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了,留学申请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过只要我们认真进行准备,就算我们本身存在一定的短板,也是有机会申请到自己的dream school的。
那些二本的同学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大家找准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相信大家都能和我一样收获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申请结果,最后我也祝愿大家都能顺利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高校,并有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