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白去年年初分享了一篇文章《一份领导联系人的工作交接笔记》,没想到今天后台收到一位读者朋友的信息,其想要一下文章谈到的领导日行程记录Excel表,这个表格的设置其实挺简单的,主要是坚持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连续不间断记录比较难。
今天就顺着这个话题分享一下该记录表——需要表格的朋友后台私信“领导日行程记录表”即可获取——并简单谈谈表格使用的一些细节。
01记录方面
1.记录追求精炼、简洁,因为经年累月地记录下来,信息量并不少,太复杂或冗余不利于后期数据运用。
那具体记录什么呢?主要还是看领导当天在干什么。
粗略梳理,领导的具体行程不外乎:参加上级会议、召开本级会议、陪同上级调研考察督导检查慰问、自己组织调研考察督导检查慰问、外出公务、接待来客、参加活动仪式、在办公室研究有关工作、陪同用餐、谈心谈话、休息等。
①参加会议或者活动的,主要记录会议或活动的名称及大概地点,如在市委参加疫情防控调度会。
有时甚至不用注明地点,因为活动本身就包含了地点信息,如参加A区XX中学揭牌仪式,地点自然就是该中学。
②调研考察督导检查慰问的,主要记录“对象+事”或“对象”,如调研B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检查C村殡改工作、等属于“对象+事”。
如调研D产业项目、慰问困难党员张三等属于“对象”
记录对象时要具体化,不要记录成某天上午调研了产业项目,或者慰问了困难党员,要具体记录调研了哪个产业项目,慰问了哪位困难党员。
如果是陪同上级调研考察督导检查慰问的,还要记录上级最高领导的姓名和职务。

③外出公务和接待来客,主要记录拜访目标单位名称或来访客人单位名称,能够记录到拜访或来访的目的或事项就更好,但有时领导出差并没有告知具体目的,也没必要刨根究底。
2.记录的信息应该尽量规范,不要用口头的或自己随意临时起的简称,避免日后无法通过关键词搜出来。
如,绿色动力能源电池产业链,如果图方便记录成绿能电池产业链,过了大半年,可能自己就忘了这个简称,后面需要搜索时便死活搜不出来了。
3.每天的记录主要按半天进行分段,分为上午、下午,如果晚上有行程再增设晚上。
晚上的陪同用餐如果比较私人,没必要记录,如果比较正式可作记录。
4.表格备注栏的作用不容小觑。
首先,备注栏有时可以帮常规栏承担一部分内容压力,如领导某天调研的企业或产业项目比较多,我们可在常规栏进行概述,然后在备注栏把全部企业和产业项目记录好。
其次,备注栏可以记录一些附加值很高的细节信息,这种细节信息可以偏客观,也可以偏主观。
如领导某次参加上级会议,事后从领导口中或其他途径得知,其在会上遭到了上级领导的批评责骂,或受到了表扬肯定,可作为当天备注信息。
又如,自己感觉到领导调研某个产业项目或者研究某项工作时明显不高兴甚至发火,又或者很开心,也可以将其作为备注信息。
通过这种备注信息,可以让我们记录好当前有哪些工作推进得不行且领导很关注,或有哪些工作推进得不错。
总而言之,备注栏包容性很强,其他在常规栏记录不太好但又有记录价值的都可以塞到备注栏中去。
5.在Excel表中每个月的所有日行程记录在一个子表,整个Excel表有n多个子表。
可以通过复制当前工作表,然后在此基础上删除部分内容,形成新的月份子表。
有个细节,代表日期和星期的数字只要有初始值——如果是阿拉伯数字需先设置单元格格式为文本——就都可以通过下拉来渐次生成新序号。
如:12.1可下拉渐次生成到12.31。
又如:一可下拉渐次循环生成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
6.如果觉得每天记录比较繁琐,可以尝试每周记录一次。
例如固定每周五记录本周领导日行程,可以通过聊天记录、OA系统等方式追溯和回忆领导本周行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锻炼了我们的记忆力,因为总是需要我们回想起一些细节。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复盘,如领导某天的行程中自己出了什么纰漏,汲取了什么教训,在记录领导行程时自然会再加深一下记忆,甚至想到更好的改进方式。
02成果运用方面
经过日积月累的记录,我们就会建立起一个丰富的具体到哪天上午或下午的领导行程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主要起到搜索和统计的作用。

粗略总结一下盈白的这个领导日行程记录表发挥过什么作用:
#1
可提供用于文稿的数据
如,撰写该领导年度述职报告,领导很重视辖区内某项国家级重点项目的推进工作,需在报告中突出这点,盈白便通过这个记录表,以该项目为关键词搜索统计出领导过去一年对该项目专题调研了19次以上,这个数字便可作为述职报告的数据内容。
#2
避免需要全覆盖的工作重复低效
如,领导在年初定下了走遍某个工业园区所有企业的目标,某天应急局报过来的拟明天走访的企业名单感觉重复了,我们可以通过搜索该企业名称,看看领导是否已经调研服务过了。
一查,果然四个月前曾经陪同某上级领导去调研过了,于是反馈给应急局重新报过一家未去过的。
#3
年终检查甚至巡S需要
每到年底,总有一些职能局跑来问盈白,领导今年有没有调研过某项工作,年底考核需要这项材料。
盈白根据他们这项工作的关键词,或者回忆起哪次调研可以勉强与其所说工作挂钩联系起来的,然后搜索到领导在某天确实实地调研过——这个记录表一般不会详细记录会议的讨论内容,如果需要知道领导啥时候会议研究过该项工作,应该去找会务科查会议纪要。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深夜11点多,大领导突然给电话盈白,问这两年来针对某项工作他总共调研过几次,分别是什么时候——原来是巡S组在收集相关主职领导这方面的数据,目前只需报次数,但后续可能会让提供佐证材料。
盈白终于找到机会在领导面前显摆一下了,于是认真回忆思考了一下,然后淡定地跟领导汇报:您大概去过3次以上,您的每天行程我都有记录,每次实地调研都有拍照存档,电脑E盘都快放不下了,急的话建议今晚先报3次,明天一早再回单位发具体日期等信息及照片过去,不急的话我明天核准次数再一并报送?
领导也是通过这次事情才知道我平时有做这个日行程记录表,并对我的工作表示了肯定。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发现了,这个日行程记录表是和相关活动记录素材搭配使用的,有时只知道领导某天去了哪里,干了什么还不行,还得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这种时候,记录表成了搜索引擎,如盈白搜索到领导2023年8月10日调研了校园安全工作,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个日期去找到该调研的行程方案、调研照片等材料。
所以我们除了要记录好日行程,还要做好相关活动记录素材的存档,如会议通知议程、调研方案、照片,等等。
#4
寻找针对性匹配性过往场景的有关材料
如领导准备近期为某位即将退休的班子成员召开一个座谈会,为其举行一场荣休仪式,盈白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准备。
因为这种活动举办得比较少,一些流程盈白也不太熟悉,但记得一年前好像举办过一次,当时领导们还挺满意的。
于是在记录表通过“荣休”关键词搜索到了具体哪天举办过这个活动,然后找到当时的那一套包括议程在内的完整资料,再根据当前情况进行更新完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搜索时,由于有很多子表,所以往往需要将搜索范围调整为整个工作簿,其流程如下:
按“Ctrl+F”弹出搜索框→点击“选项”按钮→点击“工作表”(会弹出两个选项)→点击“工作簿”→正常开展搜索。

本文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请关注、点赞和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