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学习库

excel表格_excel函数公式大全_execl从入门到精通

华为荣耀MagicBook Art 14评测:后起之秀

对于许多经常出差或在不同场所工作的人而言,轻薄本无疑是理想的选择。毕竟大多数人购买笔记本的初衷是追求便携,以减轻背包负担,同时还希望能在狭小的空间里使用。

以超强创新实力在笔记本行业中成为“后起之秀”的荣耀不负众望,推出了 MagicBook Art 14 笔记本。

它赶上了本世代扭转轻薄本存在的处理器:酷睿 Ultra,以及 AI 普及的浪潮,且机身设计独特,厚度与平板电脑相当(1cm),重量仅约 1kg,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其吹走,但在鲁班架构的加持下却十分坚固耐用,是妥妥的“全能”型“极致轻薄笔记本”。

它的出现让我不禁思考:入手极致轻薄笔记本的最佳时机到了?

可是回顾过去的同类产品,又让我不禁产生各种疑问:

轻薄意味着技术的堆砌,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性能、实现有效散热、延长电池续航、保证结构强度、平衡性能与功耗,丰富接口扩展,一直是各厂商颇为头痛的问题。

运行密集任务时必然出现过热降频,机身热得无法触碰,任务随时有强退的可能;键盘手感犹如敲钢板,每过两三个小时就得寻找电源插座,每次还需要额外接扩展坞才能满足接口使用需求……

1kg 笔记本似乎都是中看不中用。虽然极致轻薄笔记本的使用体验往往达不到我们的心理预期,但它们的价格却常常能突破预期。

况且时至今日,“全能”早已成为轻薄本的必备关键词,兼顾轻薄便携,同时还能在 Office、Adobe、3A 游戏等方面样样精通的笔记本比比皆是,配上合理的价格,大多数用户都愿意购买。

为何荣耀要打造 MagicBook Art 14 这样一款“极致轻薄”的产品呢?

荣耀 MagicBook Art 14 能扛起“全能”的大旗吗?

带着过去的痛苦回忆,我开始了一番体验。

为什么是1kg?

1kg 是目前衡量笔记本是否“极致轻薄”的边界线。1kg 约等于两瓶矿泉水,几乎任何人都能单手持握,放进背包也不会造成形变,十分轻盈。

实际称过,虽然重量遗憾没有突破 1kg,但想必真正在意整机使用体验的人应该不会在乎这几十克的重量。。

实测1.035kg

荣耀 MagicBook Art 14 的设计整体追求的是“少即是多”的优雅感,外观简洁,与其超轻薄的手感相匹配。

当然,最让人惊艳的是它的“侧颜”,边缘厚度几乎能与一本杂志媲美。有人曾将它放入公文包中,也毫无违和感。

机身整体采用了大量的曲线设计,多个关键部位雕刻出完美的曲线,虽然薄如钢板,却圆润可持。

值得一提的是,荣耀似乎吸取了新款苹果 MacBook Air 易沾指纹的教训。荣耀在这款新品上采用了抗油污涂层,荣耀官方称之为首创的釉缎肤感喷涂工艺和全新绒毛喷涂工艺。

这个细节虽小,却能大大改善日常使用体验,减少频繁擦拭的烦恼。同时,机身也实现了更加亲肤、耐用的效果。

1cm机身轻薄易折断?

笔者是一个使用产品不太在意的人,手机、笔记本都是顺手就收纳,也不管兜里或包里有什么东西,所以这些东西在我手里出现划痕都算不上轻伤,坐地铁挤弯平板电脑都算小事儿。

荣耀 MagicBook Art 14 薄约 1cm,荣耀官方曾称其是全球最轻薄的 AI PC。

这么薄,大家自然会担心它一掰就弯,一挤就断……

在深入体验荣耀 MagicBook Art 14 的过程中,我不得不对其创新的“鲁班架构”设计称赞不已。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不仅让笔记本实现了极致轻薄,还在结构强度和空间利用率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通过航天级超轻材料实现结构减重 30%

仿生超强机身实现结构减重 12%

创新异构电池实现空间利用率提升 30%

榫卯式一体设计空间利用率提升 13%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屏幕部分的设计。通常来说,轻薄笔记本的屏幕往往给人一种脆弱的印象。然而,在实际测试中,我发现 MagicBook Art 14 的屏幕强度远超预期。当我尝试轻微弯折屏幕,感受到的是一种独特的韧性。它既不会轻易变形,又不会给人僵硬的感觉。这种“韧中有硬”的特质,让我对产品的整体结构强度有了充分的信心。

荣耀 MagicBook Art 14 的“鲁班架构”设计成功地在轻薄与坚固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证明了轻薄与坚固并非不可兼得。它不仅达成了轻薄笔记本的轻盈感,还通过创新材料和巧妙的结构设计,确保了产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这种设计理念的成功实现,无疑为轻薄笔记本市场树立了新的标杆。

性能与散热难保障?

轻薄本最令人担忧的莫过于性能和散热问题,长时间使用会秒变“钢板”,真的是卡住不动的那种“钢板”。

得益于酷睿 Ultra 处理器,荣耀 MagicBook Art 14 有希望成为极致轻薄本中更全能的产品。

测试机内置酷睿Ultra7 155H处理器

为了测试其实际性能和稳定性表现,我分别在插电和不插电的情况下跑了多项基准测试,并模拟了一天的工作:同时打开多个 edge 标签页、Word 文档和 Excel 表格,运行 Photoshop,同时还运行 QQ 音乐播放无损歌曲。

性能调校不愧是荣耀的看家本领。实测插电和不插电的情况下,荣耀 MaigcBook Art 14 分别可以跑出 CPU Package(处理器封装功耗)28W 和 22W 的功耗,实际性能表现差异不具有明显感知。意味着不管是移动还是固定地点接电使用,荣耀 MagicBook Art 14 都十分稳定,可以提供不错的性能保障。

然而,它的释放比同类 7W/15W 的其它极致轻薄本有所翻倍,达到了传统厚度的 14 寸轻薄本的性能水平。

Cinbench R23单核跑分(插电):1653

Cinbench R23单核跑分(不插电):1595

Cinbench R23多核跑分(插电):11100

Cinbench R23多核跑分(不插电):10667

3DMark TimeSpy图形分(插电):3303

3DMark TimeSpy图形分(不插电):3013

因此,在日常办公负载下,荣耀轻薄本表现得相当流畅。没有明显的卡顿或延迟,多任务切换也很顺畅。当我使用 Photoshop 尝试进行一些轻度的图片编辑工作时,它依然保持了不错的表现。

散热方面值得注意,其与 MacBook Air 不同,荣耀 MagicBook Art 14 加入了风扇进行散热。这意味着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时性能有较好的保障,但同时会带来风扇噪音。

实测在持续高负载运行约 15 分钟后,键盘区域变得明显温热,C 面中心数字按键处接近 50°C,但键盘字母区域温度控制不错,约为 45°C,并未达到明显影响使用的程度。

背面温度较低,最高处为靠近转轴的中心区域 43°C,因此放在腿上使用不会感觉很烫。

长时间高负载工作时,可以听见机内风扇运转的声音,不过好在噪音并不明显,是可以无视的低噪音水平。

硬件方面,荣耀 MagicBook Art 14 达到了高水准,而软件和 AI 功能方面也很加分。对于频繁参与在线会议、需要处理大量多媒体资料的用户来说,这款笔记本无疑能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

荣耀的 AI 功能场景化做得很好,特别是在会议和日常办公方面。评测时我发现,首先灵动慧眼摄像头与 AI 功能的结合非常智能。插入摄像头后,屏幕立即弹出会议相关功能,操作便捷。“魔法 AI 会议”解决方案可以覆盖听、记、看、联四大场景,功能全面。

比如当我需要会议音频转译时,实时字幕准确度高,对多人对话的识别也相当出色;AI 会议记录功能自动生成会议纪要,节省了大量整理时间;视频增强功能通过模糊背景等操作改善了我的画面质量;一键联动多端设备,可以让多设备间资料共享变得异常简单。

另外,YOYO AI 超级助理现在可以通过关键词或语义搜索电脑上的图片、文档。比如前一阵我去看芭蕾舞拍了很多照片,突然想和同事分享,但忘了存在哪个文件夹里了,于是我通过 YOYO 搜索“芭蕾舞”就能直接定位到这些照片,相当方便。据说后续还会更新对于视频文件的支持。在场景化的 AI 能力上,荣耀 AIPC 确实领先了同行一大步。

显示屏、键盘与触控板不再“玩具化”设计?

对于极致轻薄的笔记本来说,屏幕大小、屏幕色彩和亮度难以保障,键盘手感往往给人敲钢板的感觉,触控板的面积也很难做大;摄像头角度和分辨率通常也很“迷”。与这类机子交互久了总感觉像是在玩“玩具”一样,干什么都觉得不够专业,不够尽兴。

在上手荣耀 MagicBook Art 14 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屏幕,我被它纯净的屏幕边框所吸引,整个 B 面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完整性。

我很奇怪它的摄像头跑哪去了,后来才发现这是一项叫做“灵动慧眼”的创新设计,彻底打破了我对笔记本摄像头的认知。

它开创性地采用了可拆卸、可收纳、可翻转的磁吸式摄像头。仔细观察,我发现在机身侧面有一个小巧的收纳仓,里面藏着这个创新的摄像头。

实际操作中,摄像头的拆装过程简单直观。轻轻一按就能自动弹出。

磁力吸附设计让它能稳稳地固定在屏幕顶部,能提供自然的拍摄角度。

使用完毕后,只需将其放回收纳仓,既方便又安全,不仅保护了摄像头,还给了用户更多隐私的保护。

在视频会议测试中,我发现这个可翻转的设计非常实用。无论是正面拍摄还是需要展示桌面文件,只需轻轻调整角度即可,灵活度远超传统固定式摄像头。

荣耀 MagicBook Art 14 在显示屏和护眼技术上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当前笔记本市场的佼佼者。14.6 英寸大尺寸高规格的屏幕满足了对显示效果有较高要求的用户需求。

具体来说它采用一块 14.6 英寸 3120*2080 的 OLED 触控屏,97%屏占比;原生 10.7 亿色,10bit 显示,支持 100%sRGB 色域以及 100%DCI-P3 色域,屏幕出厂逐台调校,ΔE<0.5,确保色彩极致准确。

HDR 模式下最高亮度约 700 尼特,SDR 模式下最高亮度约 500 尼特,即便是在阳光直射的户外,屏幕依然保持着出色的可视性,色彩鲜艳饱满,对于日常办公和娱乐需求绰绰有余。

键盘在轻薄设计下仍未做妥协。按键行程与传统 14 寸轻薄本无异,全尺寸的布局和适度的回弹力,用它打字仍是熟悉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触控板面积相当可观,比我的脸还大,并且和屏幕保持一样的 3:2 比例,像操作触控屏一样,特别符合操作直觉。全局可进行点击操作,操作响应很灵敏,多指手势支持良好,使用体验颇为出色。

指纹识别+开机二合一按键也不缺席。

接口与扩展不足?

为了追求极致轻薄,极致轻薄笔记本的接口不可避免地会进行精简。

而荣耀 MagicBook Art 14 的接口类型与传统轻薄本相一致。它配备了 1 个雷电 4 接口、1 个全功能 Type-C 接口,此外还有传统的 USB 3.2Gen1 Type-A、HDMI 2.1-TDMS 接口以及 3.5mm 耳机接口,无需额外携带扩展坞,就能直接连接显示器、键鼠、移动硬盘等设备。

遗憾的是,荣耀 MagicBook Art 14 不支持内存和硬盘的扩展。

音频体验差?

尽管机身轻薄,但荣耀并没有忽视音频体验。内置 4 个低音单元加上 2 个高音单元的 HiFi 级 6 扬声器,音质令人惊喜,低频单元采用了错位背靠背减震设计,进一步提升了音效表现。

它还延续了荣耀 MagicBook Pro 16 上备受赞誉的自研空间音频引擎,在观看大片、欣赏演唱会视频/录音时,都能获得身临其境般的聆听感受。

电池续航短?

轻薄设计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电池续航。就像我通常早上处理邮件和文档,中午进行视频会议,下午做一些轻度创意工作,偶尔还要外出见客户,期间始终保持网络连接以及中等屏幕亮度。

在电池续航方面,这款轻薄本的表现值得称赞。在模拟一个典型工作(PCMark10 现代办公续航)的使用情形下,它取得了 9 小时 36 分的续航成绩,表明用于办公能够覆盖整个工作时段。

考虑到其超轻薄的机身,这样的续航表现已经相当出色,工作一天也无需随身携带充电器或移动电源。

小结:

总体而言,经过深入使用,我觉得这款荣耀轻薄本尤其适合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学生党、自由职业者等用户,可以轻松放进任何包中,携带上课毫无压力。另外,对于需要进行简单图片编辑或视频剪辑的用户来说,它的性能足以作为主力机使用。

而对于需要进行大量图形处理或复杂视频编辑的专业创意工作者,还是需要考虑荣耀 MagicBook Pro 16 这类性能更强的机型。

回到开篇的话题,1kg 笔记本是否中看不中用?毫无疑问,荣耀 MagicBook Art 14 将轻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虽然在追求极致轻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妥协,但它通过多项创新设计解决了绝大多数的痛点,正在引领行业新的潮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