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学习库

excel表格_excel函数公式大全_execl从入门到精通

那些你看不懂的电影,那不是导演的错,在这本书里你能找到答案

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大多数是怀着一种放松的心情,因为那是一种娱乐消遣更是享受生活,但是观影的感受却不都是愉悦的,甚至有时候走出电影院你会很生气,会说这个导演拍的什么烂片,完全是浪费你的电影票钱,还浪费了你的时间。 固然有的电影的确是不怎么样,但是有些电影让你看不懂并不是导演和电影本身的错,而是作为观影者的你出了问题,这样的电影在以往我们是唾弃的,但是在我读了一本书之后,才发觉是我错了。

01 电影里你看不懂的,就是你的知识盲区

在我们观影之前,我们对电影的选择都一定的标准,我想不外乎当红帅哥美女、知名导演,当我们坐下来观影的时候也会关注是画质、服饰、场景和特效,同时听着推波助澜的情节音乐,思考着故事推进的过程,进而思考着我们的人生,和电影的主角产生共情。 然而,我们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会看不懂故事情节,也不知道场景的布置所要表达什么,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的知识盲区,你不能和电影传达的东西产生共鸣,因为你不懂。当期待中的视听感受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实际上真的如此么?当初,我看过的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百鸟朝凤》,甚至美国大片《阿凡达》等等,这些我都是看不懂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情节太乱了,说实在的演员和画质真不错,但是情节完全跟不上,原来我不了解历史背景;《百鸟朝凤》一个吹喇叭的那么学习,后来徒弟就剩一个了,萧瑟得可怜,原来却是唢呐的绝唱文化的遗产;而《阿凡达》更是让我不理解的潘多拉星球,还有那转换的身份,原来却是表达了互联的一种方式,科幻地表达了通信和网络的技术,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当初的看不懂是因为,我对这些电影的背景知识一窍不通,后来我看了其他人的影评之后才懂得了导演要表达什么,这实际上和我生活中的很多场景是类似的。因为我们没有丝毫的背景知识,是无法理解特定场景的内容的。每个人都会经历感情,所以在看到情感故事的时候,就会很有共鸣,尤其是失恋之后对于那些电影里的为情所困的场景,你会流泪就是因为你懂得那种苦。那么,为何我们会出现看不懂?这实际上是一种我们知识结构的问题,在心理学上叫做“图式”,通俗点解释就是我们的背景知识,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你就完全不能理解一个不熟悉的领域,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隔行如隔山的原因。那该如何解决呢?

02 烤肉拌饭或许很好吃,但是烤肉式认识论要不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领域,除了观影感受的例子之外,最让我们痛苦的是在我们的领域内,我们发现自己依然是一个门外汉,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学习,让我们从初级飞升到高级。电影我们大可以看不懂就算了,反正也是娱乐,可是工作和生活却来不得半点马虎。很多人应该吃过烤肉拌饭,烤肉被叠加穿在一个烤架上,伴随着旋转,肉被烤得香气宜人,吃一口的确满足味蕾,然而我们很多时候学习就是像烤肉一样,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方式。小时候,我们会被强制背诵很多东西,因为总有一个理论在支撑这样的行为,那就是“就算不能深刻的理解,只要背诵下来就可以了。”这样的东西就像是被叠加的烤肉一样,放在那里,无论怎么烤都是那么一块块肉,他们并没有融合在一起。 这样的理论是不正确的,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学会应用,那就是要把他分解成自己理解的东西,然后被消化和记忆。就像是我们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海量的单词让你看着外语资料没有问题,但是翻译和用嘴说就不一定成了,这就是因为机械的记忆并不是真的应用,知识是死的,只有当你把单词用在句子和场景中才能更好地体会它的意义。 我觉得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很对,“但凡能在工具上查到的,我是不会去记忆的”,因为脑袋的记忆再好也不可能记住那么多东西,而且我们的记忆结构是在理解之后的,而不是像仓库里的物品摆放的。那你可能会问,记忆大师为何能记住呢?

03 大师和你的区别,除了天赋更多的是他的“熟练”

我个人喜欢武术,不是高手,只是爱好罢了。但是,我会看像武林风等搏击节目,还有武侠动作电影和电视剧,在这里面我们能看到的很多高手,那他们和被打败的对手差别在哪里呢?本质上说,他们学的技术动作和比赛规则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大师的随机应变能力更高,他们在对方打过来一拳的时候,脑子里瞬间闪现很多接招和还招。说到“熟练”,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这个熟练的定义。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了一个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但是,这并不是说10000小时就足够了,就像是同样读了四年大学的人,为何毕业了彼此会差距那么大?这里面涉及到了在学习时的精神集中程度和时间的合理安排,这10000小时的锤炼需要明确三个问题,才能让自己成为熟练者,大师就是这样养成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要理解成为熟练者需要有哪些表现。就像是搏击运动员方便一样,他能打败和他交手的人,而不是拿到一个冠军金腰带就算完事了。昙花一现的冠军或许有运气成分,只有持续地保持着一种稳定的状态才算是熟练者。 第二个问题是,你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水平,而且也知道自己和熟练者之间的差距。就像是举动运动员,以56KG级抓举为例,世界纪录是中国吴景彪创造的139KG,如果你只能举起50kg,那么你就要清楚自己的水平和差距。 第三个问题是,你要清楚该如何来弥补这种差距。也许我们不能成为行业的一流人才,但是我们要让这个差距变得越来越少,这才是自我精进的方式。还是以举重为例,你需要锻炼肌肉强度等,大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毕竟都逃不过1万小时或者说5到10年的努力。

04 建立目标,成为领域的熟练者,你会创造奇迹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那个熟练者,我们得建立一个目标,因为目标有时候会催生你强烈的义务感。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在大学的时候,大家基本上都要拿到两个证书:英语四级证书和计算机二级证书,我当时的经历就很有意思。 我本身对于编程十分不感兴趣,纯属应付差事,尤其是在上C语言这门课的时候,我还经常旷课,所以在最后考试的时候,我勉强考了一个60分,我想都有可能是老师给我的感情分,但是为了考这个证书我交了100块,于是那个暑假我就带了一本书回家,那就是C语言,我总觉得如果考不过这100块就白花,所以我整个假期都在看书,结果比课堂试卷高很多的分数,90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实际上是很开心的,因为我发现了很多之前上课听不懂的东西,居然都迎刃而解了,那种豁然开朗的快感成为了我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让我更加感兴趣地继续学习,这种良性的循环才让我成功拿到了二级C证书。 成为一个熟练者,实际上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有两个分支:一个是成为行业里的行家里手,会持续稳定的输出自己的工作;一个是创造,成为新技术的开拓者,只有在熟练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提升空间。 这里我谈一下学习和工作的感受。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在法国读书,记忆特别深刻的一件事情,一堂财务管理的课,正常来说老师都是要先备课的,而那天老师说好了给我们讲作业的,结果她居然空手来了,拿了我手里的习题,边看边给我们在白板上板书,提炼完信息之后就可以讲解,那一刻我惊呆了,因为这种熟练程度让我佩服,老师甚至都不记得作业是什么。在工作中,我的一个技术部的同事,有一次电脑出现了问题,他拿过去10分钟就搞定了,这短短的十分钟,他给我采用了不下10种的测试,虽然问题不难,但是他的处理速度和验证的速度让我很惊讶,怪不得他能成为技术总监。 而我自身也是经历了一个小的挑战,那就是在做业务的时候,因为系统的不完善,我硬是用EXCEL软件建立了一套运算表格,给出了符合公司结算周期的业务报表,而且可以实时更新数据情况。在做这件事情之前,我甚至连sumif函数都不知道,可是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居然搞定了,这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只是程度较低。 所以说,熟练才是我们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然而这个目的也是需要一步一步来实现的。

05 对于电影导演的歉意,是我在读了这本书之后

我也是在一个迷茫期的时候,读到了今井睦美的《深度学习》一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为何我们会觉得自己学习得不够,因为我在一个行业里待了五六年,依然是一个门外汉,就是因为我并没有深度学习,成为一个熟练者,顶多是一个入门者。这本书除了让我们理解该如何去深度学习,建立自己的图式,更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熟练者,即超一流的人才。它还讲述了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虽然不是童书启蒙,却给了家长一个对孩子教育和启蒙的指导,就我而言纠正了我的一些一贯性的错误,这本书篇幅很短,却值得一读。
已下架 在文章结尾,对于那些被我打入冷宫的电影和导演说声抱歉,是我的粗俗和浅薄误判了您们精心呈现的美好,当然我看得懂了的那些烂片除外。 文 | 麦初齐 -END 读书、观影、话文化,我是@麦初齐,关注我共同成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