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这一章我们分享一个非常经典美观的对比图表类型.
并且最后把这个图表嵌入PPT当中,自由修改数据,PPT会显得更加有说服力!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我们讲过一个图标和这个图表非常的类似:

图1的黑色框线直接和最大值的柱子平齐.可以反应两者直接的直接差距.
其实两幅图都是非常的精致的,具体选择哪一种都可以,在图表表达的多样性上你可以多进行一次精彩的收藏!
本章图表制作思路方法:
1.辅助列和插入柱形图
除了我们需要对比的数据以外,你可以做两个辅助列,这两个辅助列的取值都是一样的,在2010年和2011年中间找到最大值.

2.坐标轴调整
把2010年和2011年的数据对应柱形调整粗度之后,放到次坐标轴.

3.辅助列无色处理
选择辅助1和辅助2的部分颜色选择无色填充,给上黑色的边框线条.
辅助1柱形颜色设置:

辅助2柱形颜色设置:

4.边框颜色混乱问题
当你按照流程操作到上面的步骤得到图表结果如下所示:
你会发现:黑色的边框线条似乎有一些逻辑混乱.
那是因为:2010年的数据柱形和2011年的数据柱形,他们没有颜色边框设置,之前设置的辅助柱子的无色填充之后做了黑色的边框,而边框他也是有宽度的,所以边框部分会溢出一部分,时有时无的.

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在2010年的数据柱形和2011年的数据柱形添加他原本的柱形颜色的边框就有可以覆盖之前我们看到的黑色边框溢出部分.
2010年的数据柱形颜色边框设置:

2011年的数据柱形边框设置:

调整完之后,就会显得更加合理:

现在的到的最终的图表模型,只有在柱形落差位置才会出现黑色的边框.
5.数据标签
当所有的内容全部做完,开始添加数据标签,
数据标签部分关于增减部分的位置,是非常有讲究的,你可以直接观看下方的视频解析.
如果前面的流程都没有问题,单单关于这个标签有问题,可以直接拖动视频,看标签部分的设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