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学习库

excel表格_excel函数公式大全_execl从入门到精通

ABC分类库存控制法:不手动排序,如何用Excel进行ABC分类

德鲁克说,如果卓有成效有唯一秘诀的话,那就是聚焦。什么叫聚焦?简单地说,就是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ABC分类法正是一种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和聚焦的方法。

关于ABC分类法理论和思路,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过多介绍了(可参考我关于ABC-XYZ矩阵的相关文章),本文主要聊一聊如何用Excel进行ABC分类。

原ABC分类方法的三个问题。

我曾经讲过用Excel进行ABC分类的方法和相关函数操作(见许栩《供应链管理专家都是技术控:PMC总监手把手教你Excel函数》第5章),为什么今天还要聊这个话题呢?

前段时间,我向一位伙伴介绍ABC分类法的实操,使用了我书中介绍的方法。这位伙伴提出三个问题,让我觉得这个方法尽管可以用,但还有改进的空间。

第一个问题,进行分类之前要先排序(降序),这非常麻烦。

第二个问题,有个BUG,如果有一个产品干了70%或以上的业绩,就没有A类了;如果干了90%或以上的业绩,连B类都没有,全是C类。

第三个问题,采用LOOKUP函数区分金额ABC和品项ABC有点复杂,不好理解(LOOKUP判断项要求升序排列,排序后呈现的与ABC分类标准相反)。

我一看,这三个问题确实存在,我确实没考虑这三个场景。在感谢他之后,我重新设计公式,基本解决了这三个问题。

下面,我以一组模拟的数据为例,分别介绍原来的方法和重新设计的方法。(提供Excel两张原表,请留言,或私 L)

如下图,产品的销售列表,8周销售业绩,共70行,也就是70个产品(当然,实际工作中产品SKU可能有700种,7000种)。

原ABC分类方法的步骤。

原数据见上图。

本例设定的ABC标准是:金额的70%并且品项数的前10%为A类,两个条件同时满足;金额和品项数都占20%的为B类,两个条件同时满足;金额的10%并且品项数的前70%为C类,同样,两个条件同时满足。

为了解决两个条件同时满足问题,我的算法是先不管品项,确定金额的ABC;再不管金额,确定品项的ABC;最后,根据金额的ABC和品项的ABC,用LOOKUP函数计算确定正式的ABC。

这一步,原方法和新方法都是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原ABC分类方法九个步骤

1、计算每个产品8周的总销量,简单求和。

2、选择产品编码、8周及合计全部数量,以合计(总销量)进行降序排序(如下图所示)。当数据更新后,重新ABC分类时,这一步人工排序不可少,这正是那位伙伴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每次都要排序,太麻烦。

3、排序后,计算每个产品的金额占比。每个产品的销售金额,除以全部70个产品的总金额。

4、计算金额的累计占比。对每个产品的金额占比进行累计求和,用SUM函数固定首行的方式进行,本例公式为“=SUM(L$3:L3)”。

5、计算金额ABC。使用LOOKUP函数,公式为“=LOOKUP(M3,$U$3:$V$5)”,如下图所示。注:采用这种方法,如果出现单个或极少数产品干了70%或以上的业绩,就会出现那位伙伴说的第二个问题,ABC分类失效(没有A类或没有AB两类)。另,这里也会出现他所说的第三个问题(LOOKUP升序排序后与标准相反,不容易理解,很难解释清楚)。

6、计算每个产品的品项占比。一个编码就是一个品项,每个品项的占比都是1除以70(全部品项数)。

7、计算累计品项占比。对每个产品的品项占比进行累计求和,计算方法和公式与计算金额的累计占比相同。

8、计算品项ABC。使用LOOKUP函数,公式为“=LOOKUP(P3,$W$3:$X$5)”,计算方法与计算金额ABC相同。此处也会出现第三个问题。

9、计算正式ABC。金额ABC及品项ABC之后,再用LOOKUP计算正式ABC,具体公式前面已有说明。

更新后ABC分类方法的步骤。

仍用上面的原数据。

1、计算每个产品8周的总销量,简单求和。

2、销量自动排序(降序)。在L列(合计数的后一列),用LARGE函数对销量进行自动降序排序。——排序后,销售从高到低在L列展示,其它各行各列均不变。后续数据更新,或增减产品,直接动源数据或增减行数拖动公式即可,这就解决了那位伙伴的第一个问题。

公式为“=LARGE($K$3:$K$72,ROW(E1))”。LARGE函数是求第k个最大值,ROW是行号函数,第1行ROW(E1)是求第1个最大值。当向下拖动公式时,ROW(E1)依次变为ROW(E2)、ROW(E3)…,即求第2个、第3个、…最大值,这样就完成了从大到小的降序排序,如上图所示。

3、计算销量累计占比。公式为“=SUM(L$3:L3)/SUM($L$3:$L$72)”,前一个SUM用了固定首行,计算累计金额(对LARGE 函数排序后的金额);前一个SUM是计算全部产品的总金额。

注:第2、第3步计算的目的,是为了第4步计算A类B类的阈值。

4、计算金额ABC分类A类B类的判定阈值。70%对应一个值,等于或大于这个值的就是A类(即金额占比70%);20%对于另一个值,等于或大于那个值的就是B类(即金额占比20%);剩下的全是C类。——以判定阈值判定ABC,解决那位伙伴的第二个问题,就算有单个或极少数产品干了70%或以上的,也是从A类开始判定。

所有的A类销售金额加起来要大于或等于总金额的70%,怎么算呢?如上图所示,A类阈值的计算公式为“=MAX(IF($M$3:$M$72>=T4,$L$3:$L$72))”。解释如下:

(1)、IF($M$3:$M$72>=T4,对金额累计占比(M列)进行判断,找到符合大于或等于A类标准70%(>=T4)的。因累计占比累计的是自动排序后的销售金额(L列),所以,当累计占比大于或等于70%时,就代表前面的销售金额加起来大于或等于总金额的70%。

(2)、MAX(IF($M$3:$M$72>=T4,$L$3:$L$72))对自动排序后的金额(L列)进行比较,因为是降序排序,当累计占比大于或等于70%时,所以,符合条件的数里面,最大的就是第一个大于或等于70%的数。

B类阈值的计算方法相同,条件判断值为A、B类之和(90%),公式为“=MAX(IF($M$3:$M$72>=T4+T5,$L$3:$L$72))”。

6、计算金额ABC。使用IF函数判断即可,大于或等于A类阈值的,为金额A类;大于或等于B类阈值的,为金额B类;剩下的全部为金额C类。公式为“=IF(K3>=$V$4, "A",IF($K3>=$V$5, "B", "C"))”。——用IF函数进行条件判断,直观好理解,解决了那位伙伴的第三个问题。

7、计算每个产品的金额百分位数。百分位数简单地说,就是某个值在数据集中的排名,以数据集的百分比表示。比如某个值的百分位数是90%,那么代表这个数据集中90%的数小于或等于它。(百科:第p百分位数是这样一个值,它使得至少有p%的数据项小于或等于这个值,且至少有(100-p)%的数据项大于或等于这个值。)

计算公式为“=PERCENTRANK.EXC($K$3:$K$72,K3)”,如上图所示。

8、计算品项ABC。使用IF函数判断,百分位数大于或等于90%的,为品项A类;大于或等于70%的,为品项B类;剩下的全部为品项C类。公式为“=IF(O3>=90%,"A",IF(O3>=70%,"B","C"))”。

9、计算正式ABC。同原ABC分类方法,公式为“=LOOKUP(N3&P3,$W$3:$X$11)”。

总结一下。

ABC分类的目的是区分重点和一般,分清主次,从而聚焦资源,抓主要矛盾,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或者说抓重点,抓大放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用Excel进行ABC分类,计算金额ABC时,如果不想每次手动排序,那么,可以先用LARGE函数进行自动排序,再用MAX+IF数组计算A类B类的阈值,最后用IF函数进行判断。计算品项ABC时,如果不想用LOOKUP函数,可以用PERCENTRANK.EXC函数计算百分位数,再用IF函数判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友情链接